安康新聞網訊(通訊員 龐浩)寧陜縣委組織部自幫扶龍王鎮東溝村脫貧攻堅工作以來,按照“抓黨建促脫貧”的總體思路,不斷創新工作方法,整合扶貧一線四支隊伍,著力建強基層黨組織,通過支部引領、黨員帶動、能人示范,在帶班子、強隊伍、促脫貧中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明確一種發展思路。按照“連心強基抓升級,黨建脫貧促雙贏”的黨建脫貧主題,緊緊圍繞“發展三大產業、促進兩大提升,實現穩定脫貧”321的工作思路(3大產業:林下養殖、中藥材、傳統雜糧;2大提升:四支隊伍整合提升、黨建促脫貧升級;1個目標:一個整村穩定脫貧的目標),深度融合扶貧“四支隊伍”,將特色產業鏈與致富增收鏈有機結合,通過“支部尋路、黨員帶路、幫扶單位拓路、貧困戶上路”的方式,以黨風帶民風,激勵群眾自主脫貧,走出了一條從“大水漫灌”向“精準滴灌”轉變的致富新路子。
筑牢一個基層堡壘。推進“兩學一做”常態化制度化落地生根,發揮脫貧攻堅工作隊臨時黨支部的統攬作用,由臨時支部書記統籌,各成員分工負責,著力加強基層黨組織在扶貧工作中的凝聚力。組織“四支隊伍”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脫貧攻堅重要論述,提升政治站位,強化使命擔當,促使“四支隊伍”成員牢固增強“為民服務”情懷,深入理解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提出的“大扶貧”格局。堅持在陣地提升、黨員教育管理、黨群便民服務、“黨支部+x+貧困戶”深化拓展等方面狠下功夫,建強脫貧組織堡壘,夯實脫貧攻堅“新平臺”,對村級黨群服務中心進行規范提升,著力在功能完善、作用發揮上下功夫。嚴格落實村干部坐班值班、干部接待來訪、周二集中辦公制度,使服務事項更加豐富,使黨建陣地更聚人氣,讓基層群眾更加滿意,讓干群關系更加和諧。
堅持一套規范制度。統一縣鎮村三級幫扶力量,推行周二四支隊伍聯席會議制度,實行幫扶人員統一安排部署、統一業務培訓、統一任務時限、統一考核問責。做到有機統一,加強整個幫扶隊伍的組織領導,集中優勢兵力打攻堅戰,健全有效工作運行機制,做到共目標、齊發力,全力推動精準幫扶。堅持“三級四同整合力量,三組五片劃分責任”的雙向責任體系,縣鎮村三級干部在臨時黨支部的統一指揮下,集中辦公、共享信息,共謀脫貧規劃。工作隊作為臨時黨支部的執行機構,劃分綜合組、項目組、檔案組三個工作組,共10人按2、3、5分配,分工協作負責村級整體層面工作落實。工作隊員按集中連片原則,劃分五個片區,負責到戶硬軟件工作落實,形成了以包幫干部幫扶為主,駐村隊員幫扶為輔的互為補充的雙向責任體系,探索出了“駐村隊伍抓全局,第一書記抓協調、包村干部抓幫扶、村組干部抓落實”的四位一體推進機制。
培育一批先進典型。通過道德評議、創建“五好家庭”等新民風建設活動,發揮紅黑榜的示范鞭策作用,著力培育新動能、激發新活力、彰顯新形象,舉辦“‘兩學一做’脫貧強基夜校”,開展主題黨日活動日,定期觀看遠教片,通過系列專題學習教育,著力宣傳黨的脫貧攻堅政策、林下種養殖知識,先破黨性觀念薄弱難題、后破小農思想落后難題、再破經濟觀念不強難題。旨在提升黨員群眾文化素質和科學致富的技能,著力解決部分貧困戶“等、靠、要”現象,培育富民產業,找準精準脫貧門路。該村能人大戶儲成境成立了立誠中藥材專業合作社,通過“支部+合作社+農戶”的扶貧模式、“企業(互聯網)+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大力培育和發展壯大支部引領、黨員帶頭、企業帶動、項目幫扶、電商服務,其中涉及貧困戶26戶,吸納貧困戶季節性務工,戶均年收入達到3500元以上,促使貧困戶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民,實現貧困戶家庭收入穩步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