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陜縣民政局堅持“以民為本、為民解困、為民服務”的宗旨,突出救助托底和民生保障職能,規范化管理,不斷創新,民政工作亮點紛呈。 索路路 廖元麗 記者 張波
●創新管理,全面提升五保供養水平
按照“一年打基礎、兩年上臺階、三年出成效”的基本思路,采取“建好房子、搭好架子、選好班子”的具體措施,形成了覆蓋全縣12個鎮的農村五保供養新格局。敬老院院長從工作經驗豐富和領導能力較強的主任科員中選調,建好了以院長為首的院務管委會班子。敬老院工作人員采取筆試、面試和考察等程序,進行公開招考、層層把關。
●主動出擊,清理整頓低保不留死角
國發45號文件出臺后,該局主動出擊,擬訂清理整頓方案,出臺《寧陜縣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實施意見》,下發《關于進一步做好城鄉低保清理整頓工作的通知》,為全縣鎮村統一印制了低保政策宣傳欄、公示牌和社會救助流程圖,廣泛宣傳、營造氛圍、提高知曉率,贏得社會各方面的參與和支持。
●多方爭取,快速建好日間照料中心
想方設法將原文化館1000余平方米三層樓無償劃撥給城北社區,籌資50余萬元對房屋進行裝修改造和配備設施,建日間照料中心,中心投入使用后,全方位、多層次為留守老人提供休息娛樂、日間照料和精神慰藉等優質服務,現每天有80多人在中心開展活動,深受社區老年人的贊譽。
●高起點,建成農村互助幸福院
通過鎮村申報,民政局實地察看,確定在鎮村積極性高、工作主動和條件成熟的9個村新建了農村互助幸福院。詳細制訂建設方案,由鎮村落實活動場所和建設廚房及配備設施,民政局負責統一制作制度、牌子和采購開展活動的日常配套設施,對驗收合格的村共下撥建設補助資金17萬元,并采購配發了20余萬元的家具設備。
●統一規劃,零散烈士墓遷入烈士陵園
根據省市文件要求,在充分調研、認真研判的基礎上,制訂了《零散烈士紀念設施搶救保護實施方案》,本著便于統一管理,方便瞻仰紀念,啟迪教育后人和整合利用資源的原則,將17處零散烈士墓整齊劃一,一次性全部遷入江口烈士陵園,進行了重新立碑安葬,做到了遷建時間統一、型規格統一、墓碑大小統一、碑文篆刻統一和清掃管理統一。對毛楚雄烈士紀念碑、陵園上行臺階和陵園四周欄桿進行了維修翻新。籌資70余萬元硬化了陵園道路、修建了停車場等附屬設施,在全國首個烈士紀念日,組織開展了所有縣級領導參加的烈士紀念活動,緬懷了革命先烈,教育啟迪了后人,收到了良好的社會效果和影響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