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聞網訊(通訊員 廖垚)上午7:40,同往常一樣周東升早早來到了嵐皋縣醫院中醫科門診,“周醫生,您來了,我想請您幫我把個脈,這幾天老感覺頭暈、心慌……”,慕名而來的患者早已排隊等候在了診室門外。從他接診第一個病人開始,送走早上最后一位病人時,也已經是下午13:30分了,繁忙的六個多小時,他一直沒有離開過崗位,沒顧上喝一口水,上一次廁所。
語辭謙遜,待人親切,這是38歲嵐皋縣醫院中醫科主治醫師周東升給我們留下的第一印象。身為嵐皋縣第九屆委員會委員的他,在百忙中熱情接受了我們的采訪。
周東升1997年畢業于寶雞中醫學校針灸推拿系,同年分配于嵐皋縣委辦公室工作。1998年他選擇“棄政從醫”調入縣醫院藥劑科,這一干就是6年。2004年春天,醫院派周東升在河北省中醫院進修一年,同年以優異的成績通過執業醫師資格考試,正式成為一名執業中醫師!2005年回到縣醫院,躊躇滿志的他獨立門診,希望能為廣大患者解除病痛。然而,真正面對各種疑難雜癥時,才深知“方有數而病無窮”。于是他決定繼續深造考研。
正當他全力以赴考研之時,母親被確診患了鼻咽癌。2008年酷暑7月他陪母親到西安治療,在病房里,他還目睹了和母親一樣飽受病痛折磨的其他患者。這一幕幕情景深深的刺痛了周東升的心。天道酬勤,他終于成為貴陽中醫學院中西醫結合腫瘤學的一名研究生,他不僅取得碩士學位,而且獲得優秀研究生獎學金,在國家級醫刊發表5篇論文。導師把他留在了醫療設備先進、待遇豐厚的海南醫學院附屬醫院工作。2013年2月,周東升放棄了條件優越的海南,義無反顧地回到家鄉在縣醫院中醫科又坐起了門診。
嵐皋縣山大人稀,縣級兩家醫院幾十年還沒來過一位醫學本科生,這突然來了一位碩士研究生還在小縣城引起不小反響。一位78歲的腦梗后遺癥患者曹某某,患中風半身不遂。聽說縣醫院來了位研究生大夫,老人的兒女抱著試一試的心態找到周東升,周東升對老人進行了仔細的檢查,并制定出了詳細的治療方案。從那天起,周東升像對待自己的父親一樣給老人扎針、推拿,耐心細致地幫他做一些恢復期的功能鍛煉。經過兩個療程的治療,老人已經能夠借助步行器站立起來了;縣城堰溪街一位叫鄒某某的患者,患帶狀皰疹遺留神經痛八年之久,周東升對他采取中醫針灸和湯藥結合治療后,他的頑疾基本痊愈。現在很多的患者都是從外省城市慕名而來,縣醫院中醫門診量比過去增加了超過二十多倍。
他扎根大巴山深處貧困地區己默默地奉獻了二十個春夏秋冬,二十年,奉獻的是青春和汗水;雖然周東升沒有感天動地的豪言壯語,但他把白衣天使無私的愛獻給熟悉而陌生的患者,在醫生和患者之間架起一道理解的橋梁、感情的紐帶、希望的彩虹。在周東升中醫診室墻壁上一面面患者送來的錦旗,譜寫著他救死扶傷的新篇章……2013年被嵐皋縣政府評為“十佳科技人才”,2014年度獲“首屆安康青年科技獎”榮譽稱號,2017年2月當選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嵐皋縣第九屆委員會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