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王舒 但漢寧 邱苗
近年來,嵐皋縣依托得天獨厚的自然生態資源,通過科學謀劃、扶持引導,發展一批特色種植產業,開拓群眾增收渠道,真正實現大地增綠、農民增收、企業增效、財政增源。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近日,筆者來到藺河鎮蔣家關村牡丹苗圃,只見10余名工人正在開展管護工作,將田壟中的雜草清除后,對牡丹苗根部播撒肥料、葉面噴施葉面肥,施肥后的葉片更顯舒展肥壯。
牡丹不僅是我國特有的木本名貴花卉,有“花中之王”的美譽,更有極高的藥用價值。“成功育苗后可以移栽5000多畝土地,牡丹的籽可以榨油、根皮蕊皆可入藥,花提取后可以作為化妝品原料。”陜西中啟農投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劉永進介紹。
藺河鎮晝夜溫差大、野生藥材資源豐富,非常適合種植中藥材。蔣家關村的劉永進在外打拼多年,一直從事中藥材相關行業,2024年返鄉流轉200余畝土地種植了牡丹、芍藥、白術、天冬等多種藥材,“五一”前后,牡丹、芍藥陸續進入花季,近期開始結籽,預計七八月份可以采收。
“我計劃把產業園擴建到2萬畝,再建立粗加工廠和提取車間。牡丹、芍藥、白術的花還具有觀賞價值,我還打算往藥旅融合的方向發展。”劉永進說。
通過“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蔣家關村不僅盤活了山林土地,壯大了村集體經濟,更讓當地群眾通過土地流轉、勞務用工、股份分紅鼓起了口袋。
“基地流轉了我七八畝土地,平時我就在這里務工,年底還有股份分紅,一年下來能掙五六萬塊錢。”蔣家關村村民謝永紅說。
作為安康市秦巴醫藥產業鏈重點縣,嵐皋縣已培育中藥材市級龍頭企業2家、經營主體33個、縣級中藥材示范園區38個、萬畝中藥材種植示范鎮1個、千畝種植示范村9個。
芒種前后,在藺河鎮新建村的煙田里,七八名煙農正忙著為煙苗除草、培土。鏟除雜草的同時疏松板結的土壤,利于煙苗茁壯成長。
“今天主要是培土,煙田里的活多,后續還要打葉、防蟲、除草、打頂,一天工錢有130塊錢,一季煙葉能掙1萬多塊錢。”新建村村民閆德如說。
2022年以來,新建村已培育家庭農場2個、種植烤煙250余畝。“這幾年我們村的烤煙效益一直都比較好,預計今年能收6到7萬斤干煙葉,產值在100萬元左右。”藺河鎮新建村黨支部書記楊加茂說。
特色產業繪新篇,沃野田疇展畫卷。嵐皋縣持續鞏固提升以魔芋、茶葉、獼猴桃、特色養殖為主導的“4+X”特色產業體系,新增魔芋1.859萬畝、新改建茶園1.2萬畝。2024年,全縣4類道地大宗中藥材種植面積超過1萬畝,石斛、蒼術、芍藥、天麻、黨參、七葉一枝花等品種種植面積1萬畝,中藥材總面積超10萬畝。今年種植烤煙5000畝,總收入預計可達1700萬元,實現稅收35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