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嚴杏棋 但漢寧 陳城
干凈整潔的農家院落、浸潤心田的文明新風、欣欣向榮的特色產業……陽春三月,走進嵐皋縣民主鎮棗樹村,一幅幅和美鄉村的詩意圖景映入眼簾。近年來,該村積極發展特色種養殖產業,探索農旅融合新模式,交出了一份鄉村振興的高分答卷,入選2024年陜西省第三批49個鄉村振興典型案例。
眼下,正是油菜春季管護時節。在棗樹村二組油菜種植基地,村民們手持施肥器具,均勻地將肥料撒在犁溝內,確保每一株作物都能得到充足的養分。“原來這塊地就是自己種玉米來喂豬,其余啥都沒有,現在種了油菜,開花時不僅能吸引游客,收獲了油菜籽還能榨油賣錢,而且我們在這兒干活一天還能掙150元的工資。”村民陳方振開心地說。
為有效盤活土地資源,拓寬村民增收渠道,棗樹村充分發揮土地資源優勢,通過“企業出資、集體出地、農民出力”的模式,招引全勝寨旅游開發有限公司等9家企業,流轉630余畝土地發展油菜、冬桃、陸基養魚等特色產業,全村60%的勞動力實現就地穩定務工。如今,特色種養殖產業不僅發展壯大了村集體經濟,也成為村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徑。
“今年準備等油菜全部收了后,繼續種植水稻和油葵,再加上陸基養魚,下半年收入隨便就有十幾萬元,力爭股份經濟合作社收入達到50萬元以上,村民的收入比去年也要高一些。”民主鎮棗樹村黨支部書記陳聲會說道。
伴隨著特色種養殖產業的蓬勃興起,棗樹村搶抓鄉村振興機遇,不斷培育鄉村旅游新業態、推動農旅深度融合。
在棗樹村“客路故鄉”民宿集群,只見一座座農家院錯落有致,仿古街道、特色民居、星級農家樂等隨處可見,形成了一道道靚麗的風景線。
沿著蜿蜒的鄉村小道,走進外婆味道農家樂,負責人冉能艷正忙著為客人做飯。“2023年8月,我們搶抓棗樹村打造和美庭院的契機,將自家房屋改造升級后開辦了外婆味道農家樂,現如今月營業額達到1.8萬元,加上現在的環境好了,我們開農家樂就把錢掙了,心里很高興。”冉能艷說。
在旅游開發與環境保護并重的原則上,棗樹村秉持“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理念,按照景村融合的建設思路,尊重農戶意愿對集中院落群葛家院子內146戶農居進行整體規劃,現已建成五星級和美庭院19戶、四星級21戶,集群式農家樂、民宿20余家,收益達200余萬元。
“‘客路故鄉’一年四季都有景,春天可以來觀光油菜花田,秋天可以稻田捉魚,游客來了不僅能吃好玩好,同時也能為老百姓帶來可觀的收益。”民主鎮棗樹村客路故鄉工作專班主任魯桂均說。
小小的村莊靠著農旅產業走上了發展的快車道,吸引成千上萬的游客來到這里,在鄉村振興道路上因地制宜賦予了村民自主“造血”功能,在不斷實踐中探索出了一條農村環境改善、產業多元發展、農民持續增收的新路徑。2024年,該村共接待游客6萬余人次,農家樂、民宿、園區采摘、旅游產品銷售等涉旅行業旅游收入達1000余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