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鄧鳳英)2021年12月9日中午11點54分,嵐皋縣公安局城關派出所通過系統預警,在沒有引起師生和群眾恐慌的情況下將一名欲在校園實施報復的精神障礙患者成功控制,在其懷中搜出一長三短四把刀。此案件屬精神障礙患者肇事肇禍未遂,若未得到及時預警和妥善處置,后果將不堪設想。但嵐皋公安民警從預警、分析、指揮、調度、到成功處置,僅用了不到6分鐘時間,彰顯出了強有力的社會治安防控能力,這背后是一個集社區安防、街面巡防、校園安防、景區安防、園區安防、行業管控、消防監管于一體的“智慧治安”防控體系在發揮著強大作用。
這是嵐皋縣公安局創新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的又一科學部署,通過編織嚴密精準的治安防控網絡,構建主動高效的情指情輿督一體化勤務模式,全方位提升公安機關打防管控綜合戰斗力,受到省、市、縣各級領導充分肯定和好評。2022年5月24日, 陜西省公安廳黨委委員、副廳長杜清江在嵐皋調研指導公安工作時評價指出:嵐皋公安立足基層公安實際,充分發揮互聯網便捷高效優勢,深度運用智慧警務模式,創新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讓每一項改革創新都實實在在地發揮作用,以小切口匯聚大改革,用小警務構建了“智慧治安”大格局。
智慧巡防警務,增強社會面管控力。通過大力度宣傳動員、高密度架網布點、補防街面視頻監控盲區,杜絕和減少支街背巷違法犯罪問題的發生;通過派出所與巡警聯動,完善“135”分鐘響應機制;通過與全局其他警種協作,形成“派出所吹哨,警種報到”的機制;通過點線面結合的網格巡線劃分、人車騎疊加的巡防模式以及暢通的遠程可視化指揮,真正實現巡邏防控、警情處置一屏展示、一鍵調度,確保了高效處警、快速處置,精準打擊
智慧行管警務,提升行業治安管理成效。對全縣90余家賓館、酒店、網吧、浴足、KTV、寄遞物流、廢舊回收等行業場所、涉危涉爆等重點單位的關鍵部位安裝高清視頻監控,數據接入各轄區派出所管理后臺,對重點行業場所和單位進行實時監測,有效杜絕違規行為,震懾違法犯罪。
智慧消防警務,提升火災風險防控能力。在全縣涉爆、商超、集貿、街區、重點單位、人員密集場所、居民小區等安裝3000余組智慧用電、煙感報警、燃氣探測、高液探測、水壓探測及消防巡更等系統,回路接入派出所綜合勤務指揮室,實現用電事故、燃氣泄漏及火災隱患的超前預警。
智慧旅游警務,打造景區“平安樣板”。充分利用“天眼”、“雪亮”工程以及小視頻資源,整合網上監控,建立“旅游警務信息平臺”,實現視頻監控靈活調取、巡邏警力實時上圖和景區人車流量動態上傳;以各景區警務室為終端,將重點景區監控視頻接入,對存在的隱患問題動態跟蹤整改,持續營造安全穩定的旅游環境。
智慧社區警務,提升社區治安防控能力。建立社區和工業園區“四四安防網”(即視頻監控、人臉識別、樓宇門禁、消防監測四大等技防設施和區內保安、巡邏小隊、調解組織、“嵐城義警”四支人防力量),提升社區和工業園區的智能化管理水平,杜絕和減少不安全事故的發生。
智慧鄉村警務 提升農村安防治理水平。在全縣農村廣泛安裝13000余家小視頻監控探頭,依托“天眼”和“雪亮”工程等視頻監控平臺,打通與公安“天網”視頻服務數據連接,同時接入三級綜治中心,將社會資源及網格化系統等信息資源進行整合,形成信息數據共享,實現重點單位、部位和主要交通路口、村居院落視頻監控網絡全覆蓋,補齊農村治安防控短板。
智慧校園警務,撐牢未成年人保護傘。以公安部“護校安園”防控總要求為核心,將嵐皋公安自主研發的重點管控系統數據對接校園“人臉識別”前端感知平臺,與校園“一鍵報警”系統形成聯動防控,實現對各類可疑情況和突發事件的快速處置。
“智慧治安”防控體系建成應用以來,嵐皋公安對社會治安的防控能力明顯增強,體系各平臺發送預警信息120余條,精準預防各類可防性案件72起,預警火災類事故隱患47起;幫助尋回走失老人、兒童36人,為群眾找到回遺失的手機、證件、皮包等物品120余件、現金35000余元;助推全縣傳統案件數同比下降18.6%,可防性案件數下降20.9%;實現了公安工作由傳統粗放式向高效管控、科學防范、精準打擊的智能化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