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陳陽
近年來,嵐皋縣持續推進“橋經濟”項目建設,著力打造精品“橋文化”,發展夜間經濟產業鏈。隨著“夜經濟”在全國各地的持續升溫,“橋文化”“夜經濟”儼然成為提升城市活力、拉動消費和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嵐皋“夜經濟”的核心區域——蓮花景觀廊橋,建于2014年,建筑面積約4800平方米,是嵐皋縣城地標性建筑,古色古香的設計,風格獨特,采用名間技藝元素,雕梁畫棟,創造出優美的建筑形體以及相應的建筑風格。
廊橋惠民,搭建河兩岸便捷道
“走老橋(稱蓮花池吊橋)的時候左搖右晃,而且沒有固定的護欄,沒有小孩的時候還好,有小孩的話就非常危險。”
“每次去河對岸,都要繞一大圈從大橋走,很不方便。”
修建蓮花景觀橋,不僅方便兩岸出行人員,更是為嵐皋的夜晚涂上了一抹絢爛的色彩。蓮花景觀橋將巴人歷史文化元素與中式廊橋建造技藝深度融合,整座大橋共四層,橋體四周設有人行景觀通道及多個景觀平臺,步行臺階直通樓頂,可觀河道全景,是縣城旅游觀光的一道美麗的風景線。
目前,廊橋作為縣城“休閑文化+旅游觀光”的旅游景點之一,在極大豐富城市群眾與游客夜生活的同時,也不斷提升城市形象和嵐皋旅游知名度。
廊橋夜市,凝聚城市“煙火氣”
夜晚降臨,華燈初上,夜幕下,人們相約來到廊橋,選一家喜愛的夜市店,點幾個精品特色菜,聽著淅淅瀝瀝的流水聲,三五好友、親戚家人喝著啤酒擼著串,劃著拳品著菜,嬉笑聲此起彼伏,偶爾穿插的民間音樂人的響亮歌聲,品味著嵐皋特有的“煙火氣”。廊橋夜市成了嵐皋最具代表性的“集休閑消費、旅游觀光、度假娛樂”為一體的商業風情街。
“節假日期間,我們店的日營業額高達5000余元,日均客流量高達100余人,店內的本土家常菜、燒烤、烤魚等特色菜肴受到當地群眾及外地游客的一致好評。”廊橋二樓馬氏燒烤薛先生說到。
據了解,廊橋一樓共有20余家商鋪、二樓以上均為夜市店鋪,共有30余家,廊橋點亮了嵐皋的“夜生活”,成為了促進消費升級,打造特色化、品牌化“嵐皋夜經濟”的地標。
廊橋觀光,打造夜間經濟產業鏈
觀夜景、逛夜市、品味“煙火氣”,嵐皋廊橋也是集“城市景觀、特色旅游、商務休閑、度假娛樂”于一體的大型文旅綜合體項目。
“飯后咱干嘛去呢?”“我們去逛河堤吧,剛好消消食。”夜幕剛剛落下,廊橋的河堤兩岸便成為居民每天飯后消食、散步的必經之處。嵐皋縣結合當地文化特點,沿嵐河為主線,以兩岸綠化為塊面,以景觀廊橋為點,將點、線、面有機結合起來,對縣城河堤、休憩長廊及旅游步道進行了全面改造,形成詩意畫廊,向百姓呈現水清岸綠、景美橋靚的夜間城市的秀麗風景線。
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為豐富市民夜間文化生活,充分利用現有文化場館及廣場設施,開展市民喜聞樂見的夜間文化演出、節日慶典演出等;鼓勵引導城區各大型商超、超市、餐飲門店將營業時間延長至22:00以后,引導采取自然閉店、深夜經營等;去影院放松一下,在24小時圖書館“充充電”,跳廣場舞健健身……從吃喝玩樂購,到瞄準百姓需求、追求生活美,在不斷豐富的消費形態加持下,嵐皋的夜間文化正逐漸融入老百姓的生活之中。市民們享受著越來越豐富多彩的“夜生活”,依托夜游活動點燃新動力,打造夜間經濟產業鏈。
據悉,為提升城市形象,豐富群眾夜間生活,提高夜間經濟發展,嵐皋縣現修建打造“山水嵐皋”景觀橋、嵐谷森野輕奢營地,溢河網紅橋、蓮花古渡、畫舫游船,進一步促進自然生態與消費業態有機融合,繁榮夜間經濟,激發消費潛力,提升城市活力,形成更多經濟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