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許祖丹)今年以來,嵐皋縣創新舉措,推進網格化管理精細化服務向安置小區延伸,不斷提升易地搬遷安置小區社會治理水平。
社會化格局解決治理難題。推動綜治中心、調解委員會、品牌調解室、中心警務站、智慧安防小區建設向安置小區延伸,打造社會化格局。在去年12個品牌調解室的基礎上,新建了12個以網格員命名的調解室,共排查化解扶貧領域及民生領域各類矛盾糾紛100余起,為經濟社會和諧穩定發展提供有力保障。持續推行“智慧安防小區”建設,安裝“人臉識別”系統,建成集智慧社區管理、安全用電監控預警、安全無線報警、火災有線報警、消防水源監控、消防聯動巡查管理等六大功能為一體的治安防控體系,有效提升智能化安防水平,截至目前已完成9個,新建6個,老舊散改造3個。探索打造“睦鄰之家”,實施“四色管理”,在500戶以上的安置小區開展“六承諾”家庭、“六好”企業、“六心”社區創建工作,進一步創新基層社會治理模式,著力解決易地搬遷群眾普遍存在的就業不充分、辦事不方便、管理不到位等移民搬遷帶來的社會治理難題。
網格化管理織密治理體系。結合全面推廣“321”基層治理模式,在易地搬遷安置小區劃分三級網格,配優配強23個網格長和159名全科網格員,制定了《嵐皋縣總網格長和全科網格員選用管理辦法》,并落實了勞動報酬。與綜治中心網格化建設同步推進,積極與生態環境、交通、水利、林業、應急管理、鄉村振興等單位建立溝通協調機制,在全縣建立全科網格員制度和網格員信息庫。制定了《嵐皋縣村(社區)網格員考核管理辦法(試行)》,12個鎮結合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綜治網格員獎補辦法,并把獎補資金納入本級財政預算,通過“以案定補、以獎代補”等形式,落實網格員待遇,充分激發網格員活力,進一步調動網格員工作積極性。
精細化服務提升治理水平。按照綜治中心實體化、標準化運行要求,一方面全力推動縣、鎮、村(社區)149個綜治中心心理咨詢服務人才隊伍建設,建立縣鎮村三級綜治中心心理咨詢人才庫,切實推動心理咨詢服務向基層延伸,向搬遷安置小區延伸。同步開通縣鎮村三級綜治中心“安心在線”心理咨詢服務熱線,實現安置小區心理健康服務全覆蓋。一方面暢通群眾“說理”渠道,推行“一村(社區)一政法干警”工作機制,組織動員全縣法官、檢察官、公安干警、司法行政人員進村組、進社區,進搬遷安置小區,開展聯村駐村指導工作,進一步推動完善政法干警全覆蓋,開展法律“八進”、審判“五進”及反詐、禁毒、《民法典》宣傳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