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劉晶晶 張紫瑞
時值八月,嵐皋縣堰門鎮烤煙已進入采摘烘烤期。在堰門鎮各村的烤煙種植地里,綠油油的煙葉相互簇擁著,在陽光下熠熠生輝,煙農們頂著烈日,加緊采收著煙葉,呈現出一幅美麗的豐收畫卷。
呂萬清、揭明壽都是瑞金村的煙農,也是建檔立卡貧困戶。近年來,兩人都通過種植烤煙,實現了高質量脫貧。呂萬清家里六口人,兩個老人體弱多病,兩個孩子還在上學,全家的重擔壓在他一個人的身上,在他一籌莫展之際,村上將種烤煙的好政策送到他家,通過政府的支持幫助,他靠烤煙“發了家”。六七年過去,他的烤煙產業從一開始的勉強維持收支平衡,到成為家里主要的經濟來源,再到現在的帶貧益貧,他自己也成了遠近聞名的烤煙種植專業戶,“種植烤煙確實讓我家這幾年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今年年收入應該能超過10萬元,雖然很辛苦,但能靠自己給家人創造更好的條件,日子有盼頭!”呂萬清一邊將捆好的煙葉扛上電動三輪車,一邊說道。他的衣服已經被汗水濕透了,曬得通紅的臉上洋溢著幸福和希望。
在堰門鎮,像他們一樣通過種植烤煙奔向致富路的貧困戶還有很多,現在,他們仍然活躍在烤煙種植第一線,烤煙產業也成為這些貧困戶鞏固脫貧成效的有力保障。
這邊采煙忙,那邊烘烤忙。在馬先朝的烤煙爐旁,一擔擔新采摘的煙葉被送到廠房里,20多個工人圍坐在一起正熟練地理煙、編煙。“我們手中的這些大煙葉可不簡單哦,再過20來天,可就能搖身一變成為我們的搖錢樹、金葉子。”馬先朝一邊用煙桿編煙葉一邊興奮地說道。馬先朝也是烤煙種植大戶,曾是進步村黨支部書記,辭職后帶頭流轉100畝土地種植烤煙,廠房內的工人都是他以每人每天100元請的附近村民,截至現在,累計帶動貧困戶200余人。
近年來,堰門鎮高度重視烤煙這一老牌支柱產業在脫貧攻堅戰役中的重要作用,為確保烤煙高質量產出、群眾獲益更多,堰門鎮黨委政府主動幫煙農協調流轉土地、落實補貼政策,并積極與煙站溝通,組織技術人員對烤煙栽種、管護、烘烤到銷售各個環節進行指導。據了解,堰門鎮今年種植烤煙800余畝,帶動鎮內農戶就近務工4000余人,預計今年創收600余萬元。目前,烤煙采摘、烘烤工作也在技術人員的指導下緊張有序地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