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馮蕓
寬闊平直的高速路,彎彎曲曲的盤山路,走村過街的水泥路……在嵐皋縣廣袤的大地上,密集的公路就像一張巨大的網,覆蓋了嵐皋的每一片土地,這是嵐皋縣為老百姓修建的致富路。
近年來,嵐皋縣交通運輸局緊緊圍繞“打開通道、完善路網、提升功能、支撐發展、促進脫貧”的工作思路,不忘初心,勇擔使命,大力構建“出境高速化、聯市二級化、縣鄉油路化、鄉村網絡化”的高質量交通扶貧網絡,全面厚植農村公路基礎,破解制約縣域經濟發展的交通瓶頸,鋪就貧困群眾便捷出行的平安路、致富路與幸福路。
為大力推進交通扶貧,嵐皋縣交通運輸局按照建設“四好農村路”要求,成立交通脫貧攻堅領導小組及4個分片包抓督導工作組,強化工作指導與督查。制定交通脫貧攻堅工作方案,層層分解落實責任,倒排工期,掛圖作戰,有序推進通組公路和“油返砂”整治等項目建設。抓好資金統籌調度,整合扶貧專項資金、金融貸款和其他類建設資金,為交通扶貧項目順利實施提供資金保障。狠抓質量監督,嚴把原材料進場、施工過程質量控制、關鍵工序轉段驗收等關口,努力把交通扶貧工程打造成“優良工程”“陽光工程”“環保工程”和“民心工程”。
以構建高質量交通扶貧網絡為目標,升級改造或改建多條縣鄉公路、旅游路、產業路,形成北連安康、南接重慶城口、東通平利、西至紫陽的縣際公路交通網絡,有力促進嵐皋與周邊市縣的互聯互通。狠抓通村通組公路、“油返砂”道路整治,實現100%的建制村和深度貧困村30戶以上自然村通水泥路目標,打通群眾出行“最后一公里”。積極養護農村公路,在保護生態環境、美化鄉村公路的基礎上,推行“公益性崗位+貧困戶+公路養護”的村級公路養護管理模式,累計開發223個貧困戶村級道路管養公益性崗位,使200多名貧困人口實現家門口就業和穩定增收。
強化城鄉客運一體化建設,持續提升交通服務能力,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吸引投資6000萬元新建占地30畝的嵐皋縣城二級客運站和占地8畝的公交總站,并使公交線路增至5條58公里;對原有4家客運企業進行整合,改變全縣道路運輸市場弱、小、散的局面,客運市場規范化管理與經營能力得到提升。積極優化營商環境,不斷完善通村客運配套設施,切實提高村級道路通行能力及安全保障水平,強力推進建制村通客車建設,全縣136個建制村和社區100%通客車,貧困群眾告別 “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歷史,實現“出門水泥路,抬腳上客車”的夢想,邁向全面小康的康莊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