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陳光文
“瀑布松衫常帶雨,夕陽彩翠忽成嵐。”一場夏雨過后,地處秦巴腹地的嵐皋縣云霧飄渺。溯嵐河而上,水清林茂,岸綠景美,一路旖旎風光。
實施“三長”治河管理機制4年來,嵐皋縣堅持以“一江清水永續北送”為己任,堅持行政管理、督查清理、系統治理并舉,全力推進示范河湖創建與整縣提升戰略,在全面落實河長制、湖長制工作中書寫了生動的嵐皋答卷。
“三長”協力讓河湖監管無處不在
7月6日,嵐皋縣民主鎮獅子村村級河長熊偉通過“三長”治河信息平臺發布信息:“獅子村有人準備在河道內挖砂。”收到信息后,嵐皋縣河長辦立即在平臺發布指令,委派民主鎮河湖督察長聯合轄區河湖警長前往查處。一件即將發生的非法采砂案件在第一時間得到制止,如此高效得益于嵐皋縣創新推行的“三長”治河機制。
4年前,為有效破解河湖監管不到位、執法不強硬的問題,嵐皋縣在按流域、河段、行政區劃分級落實河長職責的同時,明確基層民警參與河湖執法監管的主體責任,并以政府購買社會服務的方式設立了鎮級河湖督察長,創新推行了以“河湖長抓落實、警長抓執法、督察長抓監管”為主體的“三長”治河機制,并通過建立巡查督導、協作聯動、獎勵激勵、責任追究等工作制度,全力確保治河無盲區、無漏洞。
4年來,縣、鎮、村三級“三長”協同發力,扎實推進河湖監管保護工作,各類涉河違法行為得到大幅度降低,河湖周邊環境持續改善,出境斷面水質始終保持國家地表水Ⅱ類標準。
示范創建打造美麗鄉村河流樣板
7月上旬,嵐皋境內普降中到大雨,可位于縣城南部的省級示范河流四季河卻依然河水清澈,不改其秀美本色。“以前我們這里只要一下雨,河水就變渾了,F在即使下上兩三天雨,河里的水照樣清澈無比。”四季鎮河湖督察長楊義平感慨。
四季河是近年來嵐皋縣傾力打造的省級示范河流,也是嵐皋縣城的飲用水源地,前些年由于亂采亂挖、非法捕撈案件屢禁不止,河流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破壞。
為徹底扭轉四季河不斷惡化的環境面貌,嵐皋縣將四季河管理保護工作納入四季鎮鄉村旅游發展總體規劃,大力實施以河道清淤疏浚、河岸綠化美化為主的河道治理和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工程,同時組建鎮、村兩級義務護河隊伍,在重點時段實行24小時巡查,堅決防止破壞河湖生態的違法行為發生。
4年來,縣、鎮兩級累計投入資金3000余萬元,清淤疏浚河道20余公里、新建生態堤防3600余米、污水處理站2座,實施小流域治理277平方公里,退耕還林1.41萬畝,綠化造林1.1萬畝,完成農村改水改廚改廁370戶,搬遷水源地住戶12戶,全力打造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美麗鄉村河流樣板。
“綠水青山是四季鎮追趕超越的‘本錢’,如果守護不了四季河,那就守護不了我們的家園。”四季鎮鎮長、鎮級河長謝承海說,F如今,依托四季河的天然稟賦,四季鎮“巴山樣子·楊家院子”已成為全國鄉村生態旅游的一張靚麗名片,四季鎮人也因用心守護四季河,盡享著一河清水帶來的生態紅利。
整縣動員改善農村河湖環境面貌
3月22日,適逢“世界水日”“中國水周”啟動之際,嵐皋縣河長辦發出了在全縣開展農村小微水體環境綜合整治的動員令,將治河護水的工作重心向農村溝、溪、渠、塘等小微水體前移。
農村小微水體與廣大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解決其臟、亂、差問題,不僅事關全縣河湖保護大局,更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美麗鄉村建設的重要一環。
嵐皋縣境內水系發達、河溝縱橫,僅流域面積5平方公里以下的小微水體就多達555條。但由于管理責權不明、群眾保護意識差,長期以來一直是河湖保護工作中的一個大難題。
今年以來,嵐皋縣采取集中清理和建章立制相結合的方式,聚焦飲用水水源地、中小集鎮、移民扶貧安置小區等區域內的小微水體,對農村生活垃圾亂倒、生活污水隨意排放等問題進行集中整治,做到發現一處、清理一處,確保在短期內徹底消除“臭水溝”現象。同時,通過逐級建立工作臺賬,落實管護責任人,廣泛開展河湖保護宣傳活動,動員群眾從身邊小事做起,向身邊的污染說不,努力實現小微水體“凈美綠”目標;顒娱_展以來,累計整治農村河溝17條,清運生活垃圾103噸,落實管護人員161人,農村河湖環境面貌得到大幅度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