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唐定瑩
11月21日,位于嵐皋縣城關鎮西窯一期的安康科貝爾毛絨玩具廠耳扒村分廠開工,50余名有就業意愿的當地群眾趕到現場,被工廠里整潔的環境所吸引。大家聚精會神地聽技術員講解操作要領,輪流對縫紉設備進行試用,并表示:“沒想到搬遷后在家門口還能找到這么好的工作,真好!”
隨著易地扶貧搬遷步伐的加快,嵐皋縣近五年來已有6000戶共計2.4萬人搬進了城鎮,城關鎮作為中心城鎮壓力倍增。如何破解搬遷群眾就業問題,已是擺在政府面前的一道必解題。該鎮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借“蘇陜協作”東風,采取對接找新路、學習夯技術、宣傳強致富“三個強化”, 推動聯春村、耳扒村、肖家壩社區毛絨玩具分廠相繼開工,為群眾提供千余就業崗位,落實151人就業,在推動社區工廠建設、提供安置點群眾就業、消除“零就業”家庭等方面邁出了可喜一步。
摸清底子,對接項目。為增加群眾收入,解決搬遷群眾的就業問題,該鎮各站所與村、社區聯動,進入西窯一期、二期、龍安佳苑、東城安置房小區、黃家河壩、陳家溝保障性住房小區6個集中安置點逐戶走訪,對全鎮“零就業”家庭情況進行摸底調查,針對群眾具體情況,建立臺賬,實行一對一對接。同時,成立了外出推介招商工作組,堅持領導帶頭招商,先后組織到江蘇、雄安新區進行招商活動30余次,并強化跟蹤服務,成功引進多個項目落地。
親商穩商,環境為要。為了全力打造良好的營商環境,該鎮制定了《提升營商環境實施方案》,使毛絨玩具文創產業發展與蘇陜扶貧協作和招商引資工作有機結合。通過狠抓招商引資和就業創業各項扶持政策的落實,實現了優質企業的“拎包入住”。同時,鎮上為加快毛絨玩具產業迅速發展,還成立了相應領導小組,制定《城關鎮就近就業考核獎勵辦法》,為推進企業發展提供了保障。
項目落地,人才先行。針對剩余勞動力年齡普遍較大、文化程度較低、缺乏技術儲備的現狀,該鎮堅持“要就業,先充電”,用好扶貧扶志惠民政策,真正為群眾授之以漁。該鎮多次組織有就業意愿的群眾集中到江蘇常州毛絨玩具廠實習,并以師傅帶徒弟的方式,以點帶面,對新入職員工進行手把手教學。在用工上,設定前三個月為試用期,設置保底工資和滿勤獎勵,極大激發了員工積極性。
思想發動,服務配套。為了提升群眾就業意識,該鎮以“群眾問、干部答”等系列活動為契機,會同縣人社局等部門,在各類會場上設立攤位、展板,發放《社區工廠招工信息》冊頁,運用微信、LED顯示屏等媒介,為群眾提供就業信息,使他們了解工廠環境、咨詢薪資待遇,并對毛絨玩具廠3名優秀員工進行表彰,對21名需求助的就業人員兌現交通補貼,極大地引導了更多群眾參與家門口就業的積極性。
產業興,發展旺;就業好,人心穩。目前,該鎮人心篤定、步調一致,以“把扶貧車間建在村,把就業服務送到戶,把技能培訓對接到人”的情懷,繼續為貧困人口提供更多就近就業的機會,最大可能地改善群眾搬新居無事做的狀態,為全力推進鄉村振興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