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廖霖 楊敏麗
“現在形勢一片好,魔芋局為民辦事很可靠,天天去把項目找,聯春終于通公交……”2018年7月30日,嵐皋縣城關鎮聯春村“平安和諧家庭”微信群里很是熱鬧,聯春村群眾期盼多年的公交車開通了。
聯春村位于嵐皋縣城西部8公里處,全村轄9個村民小組,505戶2075人,總面積17.7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5300畝、林地28860畝,2017年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302元。按照縣鎮安排,聯春村計劃2019年脫貧。
作為只有5名干部的聯春村包聯單位——嵐皋縣魔芋局,該局局長劉列平曾信誓旦旦地撂下一句話:“我們能把魔芋產業發展到全市最前列,作為全縣最重要的脫貧工作,我們絕不能落后,我申請到扶貧一線去!”
2018年3月,劉列平來到聯春村駐村,任工作隊長兼“第一書記”。一年多時間里,他熟悉了這里的每個角落,筆記本密密麻麻記滿了群眾的大小難事與囑托。
聯春村對比其他貧困村,除了貧困人口多,各項工作欠賬也多。為了摸透村情,找對“病因”,把準“癥結”,劉列平組織院落會、召開村民大會收集意見,并把2座便民橋、8組陽坡滑坡治理、63戶安全用電等10個急需解決的問題形成專題文件,親自跑路解決并逐級上報。
隨后,電網改造啟動了,如今已有460戶抄表到戶,還有45戶正在改造之中;通組路啟動了,目前6組、8組水泥路完善工程已經完成,5組道路硬化已經啟動;通訊網絡實現了全村覆蓋;集中安置點的飲水安全了……
“聯春村距離縣城雖然只有8公里,但出行是個大難題。山道彎彎,騎車非常危險。坐車要走好長一段路,而且只能等過路的面包車,一趟車費就是10元。“針對群眾反映的問題,劉列平一次次協調銜接。2018年7月30日,村民盼望多年的便民公交車開通了,花2元就可到縣城,往返一趟可以節省16元。
發展產業是脫貧的關鍵。在劉列平的多方協調下,計劃投資1200萬元、年出欄生豬6萬頭的養豬場開建。目前已投資400多萬元,建了6棟豬舍,賣了400多頭小豬,每頭利潤400元左右,收益就有16萬元。
山上能建養豬場,就能發展其他產業。之后,劉列平又按照“一個村民小組一個產業園區”的思路,動員“四支隊伍”力量,齊心合力、多方招賢,成立市級農業合作社2個,建成養豬、養雞、魔芋、烤煙、茶葉、林果6個農業園區,有87戶貧困戶就近就業,產業興旺的格局初步形成。
除此之外,為群眾辦事,他也總是走在最前面。
一天,村民張彩美到村便民服務中心辦事,突發心臟病,工作人員趕緊撥打了“120”。急救車趕到后,劉列平掏出身上僅有的300元錢塞給張彩美,又多方聯系專家為其診斷。
2018年8月20日晚,一塊巨石從山上滾下來,將村民朱家兵房屋砸了個大洞,隨之而來的泥石流堵實了房屋。劉列平知曉后,積極幫他家申請臨時救助。
隨著時間的推移,村上產業有了、人居環境變了、農民生活好了、黨組織凝聚力強了。現在的聯春村,各項指標已全部完成,具備提前一年實現整村脫貧摘帽的條件,村黨支部也從后進黨支部一躍成為嵐皋縣“紅旗黨支部”。2018年5月,該村還被市委、市政府表彰為文明村;同年7月,被國家司法部、民政部命名為“全國法制示范村”。
“劉得住”“劉專家”“劉好人”是聯春村群眾給劉列平取的綽號,劉列平用自己的行動將為人民服務的理念落實到實處,也因此一步步走進了聯春村村民的心里,成為了群眾的“心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