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蔣茂森 史墻)初到嵐皋縣佐龍鎮華興村,沿著步行小道來到兩間整齊的自建房前,迎面而來的是這家的女主人——唐仁芳。歲月早已爬上了她的兩鬢,沒有手指的右手讓人觸目驚心,病魔讓她變得骨瘦如柴,但她的眼神卻異常堅毅。
唐仁芳是華興村的貧困戶,30年前嫁到這里時,雖手部有殘疾,但憑著賢淑和熱情的性格,不僅讓新家和諧美滿,周圍鄰里更是對她好評如潮。她吃苦耐勞,為了給子女提供好的教育,自學養殖技術,在黃興村承包荒山50余畝,養羊8只、雞50只,種植農副產品來增加經濟收入。
2015年,唐仁芳開始嘗試養牛。萬事開頭難,為了節約成本,唐仁芳決定自己建圈。第一年,市場并不是很景氣,辛辛苦苦建起的圈舍,沒能帶來效益,還讓整個家庭變得更加拮據。
“牛每天都要吃東西,有時候還得花錢買糧食。”到了2016年,駐村工作隊到她家多次走訪了解后,因戶施策,為唐仁芳制定了脫貧方案,鼓勵她學習養殖技術,扶持她發展種養產業。
丈夫江立和搞養殖,她便積極協助。每天從早上6點到晚上11點,唐仁芳每間隔2小時就要觀察牲畜的生長情況。她還堅持收看央視農業頻道“致富經”欄目,積極參加技能培訓,通過各種途徑學習相關知識。如今,種養業有了很大的發展,日子漸漸地好過了。
通過唐仁芳夫妻倆的努力,女兒考上研究生,小兒子也考上大學。每逢談起這一雙兒女,唐仁芳總會有掩飾不住的幸福溢滿臉頰。她說:“看到兒女爭氣,能夠走出大山,這輩子就算值了,再苦再累只要能在最大程度上幫助到他們,不拖他們的后腿,就是我最大的幸福。”
心愿的達成,本以為幸福的大門已為她打開,誰料命運卻在其中作祟。2017年9月,唐仁芳感覺心口絞痛難忍,在家人的勸說下到醫院檢查,檢查結果是肝硬化,且由于勞累過度,病情已非常嚴重,一度影響生命安全。
經過20余天的治療,病情稍有好轉的唐仁芳回到家中,她對丈夫說:“不能讓病魔成為過上好日子的攔路虎,趁著現在還能動,國家政策扶持力度也大,要把握機會將產業擴大規模,爭取早日將貧困戶的帽子摘掉,為子女減輕負擔。”江立和被唐仁芳這種精神所感動,全力支持著妻子。
2018年,江立和與唐仁芳商量將之前在黃興村承包的山林退還,回到華興村,將產業轉至本村發展。華興村駐村工作隊對此高度重視,予以全力支持,且將其作為華興村產業發展標桿典型。短短10余天,駐村工作隊通過協調,幫助其流轉山林100余畝,發展養牛21頭、羊26只、雞380只、豬4頭。產業蒸蒸日上,不僅讓唐仁芳全家收獲了喜悅與幸福,更是讓整個華興村增添了一抹亮麗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