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劉春雷 劉華民
前不久,一條滿載著柑橘的小木筏游弋在漢江上,一位倔強的老頭有力地劃著雙槳,向岸邊等待著的幾個購買柑桔的游客劃來。
他就是楊自乾,今年64歲,是嵐皋縣大道河鎮建檔立卡貧困戶,更是依靠柑橘這一綠色產業實現穩定脫貧的貧困戶之一。在他的帶動下,月池臺村王永其、周米祝等107戶建檔立卡貧苦戶共種植柑橘1000余畝,年收益120多萬元,人均增收3000余元。
大道河鎮位于嵐皋縣最西北端,轄五村一社區,“一江五溝”地形,平均坡度45°,自然條件惡劣,耕地零星分散,是典型的“九山半水半分田”的深度貧困地區。在這樣的地區,卻發展了如此規模的綠色生態的產業!
政府引導謀出路
2015年,該鎮黨委政府就認識到,貧困群眾外出務工收入極不穩定,只有抓好本地特色產業,才能讓全鎮貧困群眾持續增收、穩定脫貧。該鎮柑橘產業起步于80年代,通過多年的發展有了一定的資源基礎,但農戶種植零星分散,管理十分粗放,難以形成規模效益,又沒有龍頭企業支撐,農產品很難進入市場成為附加值高的商品,群眾發展積極性難以調動,面臨年年發展卻無效益的局面,該鎮制定了“企業主導、支部引領、群眾參與、政府推動”的思路和“江邊桔園”的產業布局,搶抓脫貧攻堅產業幫扶、退耕還林、庫區移民等各類政策機遇,同時制定了鎮村干部招商引資獎勵辦法,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廣泛開展了招商引資活動,引進柑橘企業,協助發展壯大柑橘產業。
企業引領創大業
功夫不負有心人,安康亞皇現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落戶該鎮,按照“政府出資、群眾參與、企業打造”的方式,當年,200畝標準化桔園在該鎮白果坪村初顯規模。同時,在該鎮月池臺村改造老桔園300畝。
三年來,該公司共發展優質高產柑橘園區1200畝,其中嫁接改造700畝,新建500畝,柑橘產業輻射該鎮農戶306戶,直接帶動貧困戶130戶,戶均增收4000元,柑桔產業逐漸成為帶動該鎮江邊貧困戶脫貧致富的主導產業。2017年該鎮月池臺村被市林業局授予市級“山林經濟示范點”,亞皇公司柑橘園區被列為縣級園區。
部門幫扶顯成效
隨著柑橘種植規模日益擴大,柑橘產量不斷增高,橘農們的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卻也摻雜著一絲憂愁——全鎮近10萬斤商品橘如何銷售出去?這時,嵐皋縣移民局局長劉明鵬主動聯系該鎮月池臺脫貧攻堅駐村工作隊隊長兼第一書記許慶蘭,希望在中國農民豐收節期間,在月池臺村舉辦采摘活動。好消息接踵而至,月池村縣級幫扶部門嵐皋縣國家稅務局將協同縣旅發委、文廣局等單位為采摘活動獻上近十臺文藝節目,同時協調大型游輪,為參加采摘活動的游客免費漢江暢游。
活動當天,4000余人次游客來到該鎮參加采摘活動,橘農們在桔園就銷售柑桔5萬余斤,柑桔盆景1000余株,收益近40余萬元,橘農們個個笑的合不上嘴。據不完全統計,縣移民局在該村近3年共投資600余萬元,用于修建移民廣場、村活動室、移民建房補助等;縣國家稅務局近2年來共給與該村幫扶資金50余萬元,用于該村貧困戶發展產業。
大道河鎮因地制宜,發展柑橘這一綠色產業,引進企業給與技術支撐,幫扶部門給予資金支持,并協助打開銷路,不僅為貧困群眾找到了穩定脫貧的致富路,更帶領貧困群眾走上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幸福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