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聞網訊(通訊員 龔德林)嵐皋縣按照“先定事后定人”原則,采取“五個充分”“五個統籌”方法,對村“兩委”換屆人選拓渠道、嚴把關。
“五個充分”拓寬識人渠道。一是充分利用綜合研判結果,去年9月各鎮逐村綜合研判,將12個本村沒有合適人選或競選激烈、以往換屆選舉出現問題的村作為重點村,采取推選優秀大學生村官、退居二線干部到村任職等方式確定了人選。二是充分利用村級財務審計結果。去年5月起,12個鎮開展村級財務審計,這次換屆根據審計結果,優先將200余名守本分、口碑好、能干事的干部納入人選范圍。三是充分聽取流動黨員和外出務工人員意見,抓住春節前后人員在家的時機組織政策宣講140場次10000余人次,發放《換屆選舉工作明白冊》300冊,發送換屆政策手機短信15000余條,推送微信12期。四是充分聽取臨時黨支部和第一書記的意見,采取面對面談話的方式,將其對“兩委”班子人選建議和選情分析作為確定人選的重要參考。五是充分發揮黨委審核把關作用,各鎮從政策關、紀律關、任用關、選舉關上綜合把關,對3名不符合條件的候選人取消了資格。
“五個統籌”樹立選優標準。一是統籌脫貧攻堅需要考慮選能打硬仗的人,將脫貧攻堅實績突出、作風過硬、群眾公認作為“兩委”帶頭人的必須條件,把帶動能力強作為“兩委”成員的必須條件,提前把不愿干事、怕擔責任的人擋在外面。二是統籌鄉村振興戰略考慮選利長遠的人,從打基礎、抓根本的角度出發,將150名年輕產業大戶、致富能人納入“支委”人選,把300余名愿在村上扎根、有穩定收入渠道的鄉土人才納入了后備隊伍。三是統籌基層黨建工作考慮選熟悉業務的人,將90名政治覺悟較高、黨建業務熟練的原任支部書記、46名原任支委委員列為村支部書記人選,較好地加強了農村基層黨建力量。四是統籌村級后備干部培養考慮班子結構優化,堅持老中青結合原則,各鎮目前村“兩委”人選中,計劃交叉任職300余人,35歲以下的人選150人。五是統籌黨員發展考慮隊伍整體建設,將200余名比較年輕、綜合素質較高的入黨積極分子納入村委會人選,通過壓擔子、下任務,促其盡快加入組織,為下次換屆儲備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