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聞網訊(通訊員 陳學紅)10月17日,全國第四個扶貧日之際,嵐皋縣舉行“三變”改革收益分紅發放儀式。共有263戶貧困戶獲“三變”改革收益分紅40余萬元。
“這事確實是真事,也是好事,算下來我一年能分到3000來元哩。”領到分紅700余元的姚澤飛,用力點了點頭。
5月前,雙豐村召開小額扶貧貸款委托企業管理分紅收益試點動員大會。對于常年以傳統種養業養家糊口的他,這的確是個新鮮事。
“貸還是不貸?貸了真能分紅?”姚澤飛疑問重重。鎮村干部幾次往返,做思想工作,解說政策紅利。“真有分紅,不貸,那豈不是虧?”姚澤飛半信半疑,卻又想一試。
于是,姚澤飛懷著復雜的心情貸了5萬元,委托縣扶貧開發投資有限公司管理,公司按年6%固定收益進行季度分紅。
“這個錢一直放在銀行不敢貸,發展產業吧,既沒有好項目,也不能保證一定能賺錢。現在好了,有公司管理運營,我坐等分紅就行。”姚澤飛一臉高興。
截止目前,嵐皋縣貧困戶小額扶貧貸款委托企業管理分紅已取得初步成效,66戶貧困戶委托管理資金309.45萬元,第三季度已獲收益分紅40684元。
陶德全,是嵐皋縣藺河鎮蔣家關村六組的貧困戶。今年,陶德全新增林下魔芋種植32畝,成為了村上的魔芋種植大戶,也是財政專項扶貧資金量化到戶的受益貧困戶之一。
“這次我領到了2000元的分紅,這不僅是鼓勵,也是我脫貧致富的動力。”陶德全數著錢高興地說。
2016年,嵐皋縣將700萬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委托陜西省供銷企業集團公司管理,并將資金虛擬量化至藺河鎮、四季鎮197戶發展魔芋產業的貧困戶,本年度獲得分紅收益35萬元。
2016年以來,嵐皋縣堅持黨建引領、政府引導、市場運作、平等自愿的基本原則,著力做大做強“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的“三變”改革,以拓寬貧困戶增收致富渠道。
據悉,嵐皋縣已籌資各類產業扶貧資金1200余萬元,先后投入到嵐皋明富魔芋生物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等8家產業脫貧龍頭企業,撬動社會資本近1.5億元,不僅拉動企業迅速發展,同時也建立了企業與貧困戶的利益聯結機制,實現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