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聞網訊(通訊員 廖垚 陳鈞偉) 7月12日,入伏的第一天,陜西的高溫可謂相當應景。全國各地中醫藥行業都陸續開始為群眾提供“冬病夏治”服務,大家紛紛來到中醫院,接受中醫貼敷療法。這天一早,嵐皋縣民主鎮中心衛生院的中醫館內已經早早的聚集起了前來“貼伏”的患者們。
中醫中藥進基層, 冬病夏治正當時。筆者走進去一看,好一副“排排坐,貼三伏貼”的場景!患者們齊刷刷坐成一排,醫生們彎著腰,將三伏貼貼敷在患者的穴位處,動作十分嫻熟。“去年我們在這里帖過一次三伏貼后,孩子的感冒次數就明顯減少了,今年我們又來貼了。”盧老師的女兒從小就體弱多病,經常感冒,今年是他們第二年來衛生院貼三伏貼了。
冬病夏治是我國傳統中醫藥療法中的特色療法,指對于一些在冬季容易發生或加重的疾病,在中國農歷“夏至”、“初伏”、“中伏”、“末伏”的時令內給予針對性的治療,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從而使冬季易發生或加重的病癥減輕或消失,是中醫學“天人合一”的整體觀和“未病先防”的疾病預防觀的具體運用。其中,“三伏貼”是“冬病夏治”的重要手段之一。專家針對支氣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小兒哮喘等疾病,結合針灸、經絡與中藥學配制不同的藥貼,貼敷在患者穴位上,經由中藥對穴位的熱刺激,達到治病、防病的效果。在貼敷后也可能產生局部皮膚微紅或有色素沉著、輕度搔癢,均為正常反應,不影響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