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聞網訊(通訊員 沈榮華 李明才)“雖然賣的不多,總算掙現錢了,是個開張大吉!”嵐皋縣展望村老農查宗成笑嘻嘻地說。
“賣點錢當然好,知道了以后黃花該咋樣采摘,這比賣錢還重要。”村民金則清道。
“展望村的黃花雖然是今年栽的,但是管理得法,長勢比有些村去年栽的還要好”,眾達現代農業園區負責人對展望村干部直豎大拇指。
近日,嵐皋縣南宮山鎮展望村的黃花地里,眾達現代農業園區工作人員對黃花采摘技術進行了詳細講解,并以5元/千克的價格,全部收走了農戶采摘下來的黃花。
展望村山高溝深,地瘠民貧,是全縣有名的貧困村,以種植傳統農作物為主,全村382戶1085人,貧困人口接近一半。針對展望村光照充足、坡地多的實際,包掛單位嵐皋縣農林科技局經過考察論證,選擇了風險小、市場好、效益高、技術要求低、投勞少的黃花(萱草,又叫金針菜、忘憂草)作為脫貧致富的重要產業,并促成展望村與眾達現代農業園區深度合作。
今年初,展望村規劃建立200畝黃花高效種植項目,采用“園區+合作社+貧困戶”發展模式,由園區統一供種、統一技術、統一品牌、統一銷售;由縣農林科技局扶持肥料等農資,同時派駐技術工作組駐村服務。截至目前,黃花長勢喜人,盡管初獲收益,但卻更加堅定了貧困戶發展黃花的信心和決心。
村支書查知均說:“下一步還要繼續做好銜接和服務工作,保證農戶管好黃花,摘好黃花,增加收入,為明后年的高產高效打下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