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聞網訊(通訊員 彭蜀秦)為進一步強化基礎民主政治建設,推進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及民主監督,保障群眾對村級事物的知情權和參與權,筑牢基層黨風廉政建設“防護墻”,嵐皋縣紀委不斷創新基層監管模式,構建村級黨務村務財務“三公開”長效管理機制,著力打造陽光村務。
廣納意見,夯實責任。長期以來,造成基層群眾長期上訪的主要矛盾多集中在村級“四議兩公開”不到位,村級財務村務長期不公開、重大事項決策群眾不知情的現象在部分村長期存在。為打破群眾對干部不信任的僵局,還村干部“清白”,讓群眾“明白”,嵐皋縣紀委要求各鎮紀委通過走訪調研,廣泛收集群眾最關心的焦點問題。通過歸納整理,初步統計村級應定期公開的黨務、村務、財務內容達15項。縣紀委要求各鎮成立由鎮黨委為組長,鎮紀委書記牽頭負責的黨務村務財務公開領導小組,因地制宜制定出具體可操作的實施方案,明確由各村黨支部書記為“三公開”工作第一責任人,定期對接各行業站所,按時更新完善村級應公開事項。
搭建載體,擴大影響。為加強“三公開”設施建設,該縣要求各鎮在鎮村設置固定公示欄,有條件的鎮可通過LED顯示屏全面公開村黨務村務財務。為將政策宣傳到位,縣紀委號召各村牽頭建立村民微信群,定期推送各項惠農及村級重大事項,打通信任通道,擴大“三公開”影響面。
規范運行,加強監督。為規范開展黨務村務財務公開工作,嵐皋縣明確規范公開內容,要求各鎮對黨務工作開展情況、民生實施情況、財務收支和項目建設、集體資產處置情況必須按時公開,村級財務必須每季度公開,做到固定內容長期公開,階段性工作定期公開,重大事項適時公開,緊急事項電話微信即時公開的“一個不落”長效公開機制。同時規范公開內容要保存一個月以上;嚴格公開程序,內容公開前必須經村民大會決議通過,以便群眾公開監督。為使工作不流于形式,要求鎮紀委牽頭組成督查組,不定期開展暗訪督查,各村監委會切實履行監督職責,按月上傳村務公開照片至鎮紀委備檔留存,作為鎮紀委直管村監委工作的重要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