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記者 羅偉 通訊員 張春 熊樂)為進一步推動漢陰縣數字經濟發展,著力實現電商興產、數商興農,通過電商賦能產業發展,助推鄉村振興,5月30日,由該縣經貿局主辦、西安縱橫資訊有限責任公司承辦的“2023數字經濟·鄉村振興高峰論壇”成功舉辦。該縣電子商務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成員單位負責人、各鎮分管電商工作領導、重點電商企業、網絡主播等90余人參加會議。
活動特邀西安交通大學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西安交通大學電子商務研究所所長李琪,西安交通大學碩士生導師、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客座教授張大男分別就“五力協同創新發展縣域電子商務”“大數據時代背景下的營銷創新與品牌塑造”作專題講座演講。引發了與會人員熱烈的響應,與會企業紛紛就自己關心的電商課題進行了提問,通過主旨演講和互動交流,不僅使與會人員進一步明晰了方向、拓寬了思路,更為新時代下漢陰電商的突圍與革新注入了新鮮血液。
近年來,漢陰以數實融合為主線,高位布局推動數字經濟發展,整合中省幫扶、鞏固銜接、東西協作等信息化項目資金和縣本級配套資金,推進建設18個示范性項目;同步加大人才培養,“走出去”舉辦數字鄉村高級研修班,與西安電科大合建電商研究基地,“請進來”開展“巾幗直播”等鄉村電商培訓班,邀請專家來漢專題輔導。通過系列有效舉措,網絡基建、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數字化服務治理等領域不斷取得新突破,相繼榮獲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示范縣、跨境電子商務示范縣、全國“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試點縣、數字治理全國50例等多項“國字號”榮譽,漢陰入列全省首批數字鄉村試點地區。
在發展電子商務方面,漢陰探索出了富硒食品電商、書畫電商、跨境電商三大支柱產業并駕齊驅發展的上行之路。依托本地富硒資源優勢,成立數字經濟電商公司,扶持電商主體650余家,培育“人文漢陰”“笨笨七”等富硒食品電商品牌,2022年網絡交易額達到7.9億元,位居全市前列。依托“三沈故里”文化優勢,數字賦能文化產業發展,培育“筆耕智庫”“淇淇文化”等“互聯網+書畫”新型市場主體,年銷售額過千萬元,成為陜南書畫電商發展樣板。依托物流、交通和環境資源優勢,搭建全市首個跨境電商孵化倉,持續孵化培育新型跨境電商市場主體12家,工作走在全市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