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徐小松)鐵佛寺鎮位于漢陰縣北山腹地,轄11個村(社區)96個村民小組,4352戶14302人,現有黨員537名。近年來,該鎮黨委以建設農旅小鎮為目標,確立了獼猴桃、蠶桑、香椿、花椒四大主導產業,以“支部聯建、產業聯盟、資源聯享”工作機制為統攬,按照“村村聯、城鄉聯、村企聯”的要求結成4個村村聯對子、8個城鄉聯對子、4個村企聯對子和3個內外聯對子,在村村、村企、城鄉、內外之間搭建起橋梁紐帶,為接續鄉村振興打造了“新引擎”。
支部聯建聯出新氣象。高峰村曾是該鎮有名的“上訪村”,村民經常因為一些小的矛盾四處上訪,令村“兩委”班子頭疼不已。去年,全鎮“三聯”工作機制推行后,該村與班子成員年輕、學歷層次較高的集鎮社區結成聯建對子,并邀請社區工作能力強、辦法多的廖茂昌到村掛職任副支書。廖茂昌定期到村指導完善《高峰村村民公約》,定期舉辦道德評議會,公示紅黑榜,褒獎先進、鞭策后進,并利用村組會、院落會宣講村規民約。如今,高峰村民風日益淳樸,村“兩委”班子凝聚力不斷增強。“村里有了新氣象,我們帶領村民振興鄉村也更有信心了”駐村第一書記沈濤如是說。
產業聯盟聯出新路子。安坪、長溝、共同三個村地緣相近且均以香椿為主導產業,自推行“三聯”工作機制以來,三個村結成聯建對子,建立鄉村產業聯合黨支部,把地域相鄰、產業相似、強弱不均、稟賦各異的三個村“揉”成一團,實行抱團發展。互通互享香椿栽種、管理經驗,共同解決產業管護、銷售中遇到的問題,形成共同種植、共同管理、共同銷售的一體式發展,充分發揮規模效應,實現資源重組。為了緩解疫情對市場的沖擊,三個村共同開辟淘寶、電商渠道銷售香椿,研制加工干香椿,不斷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促進群眾持續增收,助力實現鄉村振興。
資源聯享聯出新動能。集中村是該鎮的產業大村,近年來先后建成千畝花椒產業示范園、肉牛養殖基地、水產養殖基地,隨著產業的不斷壯大,本村勞動力的短缺成了產業發展的攔路虎。今年鎮黨委在調整優化“三聯”工作機制時,讓集中村與勞動力富余的李莊村結成聯建對子,實現勞動力資源共享,充分解決產業發展的后顧之憂。錦漢蠶絲被加工項目是該鎮四合村實施“引燕歸巢”工程后引進的首個產業項目,有效填補了蠶桑產業產品加工環節的空白。蠶絲被加工不僅需要烘干、抽絲場地,還需要無塵廠房將抽好的絲手工制作成蠶絲被。隨后四合、集鎮社區兩個黨支部商議后利用空余的社區工廠作為蠶絲被無塵生產車間,解決了產業發展難題。同時,四合村還共享集鎮社區的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圖書室等文化資源,讓群眾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