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陳鐘菊)“以前在外地打工,一年到頭見不著孩子。現在在家門口的工廠上班,既能掙錢,又能照顧老小,日子踏實多了!”漢陰縣偉高玩具公司的員工陳玉梅一邊熟練地縫制著玩具,一邊笑著說。
在漢陰,像陳玉梅這樣的居民不在少數,新社區工廠憑借就業門檻低、上班時間靈活、技能易上手的特點,吸納了搬遷群眾、殘疾就業困難人員及周邊農村留守婦女就業,累計解決就業5000余人。
近年來,漢陰縣因地制宜、精準發力,以毛絨玩具新社區工廠為抓手,打造“就業就在家門口”的民生工程。為讓新社區工廠引得進、留得住、發展好,該縣打出政策“組合拳”,對符合條件的新社區工廠給予廠房租賃補貼、設備購置補貼、崗位補貼等“真金白銀”支持,從2017年至今,累計兌付新社區工廠房租水電、崗位補貼、用工獎補等各項優惠政策資金3493萬元。圍繞毛絨玩具社區工廠產業鏈,開展“菜單式”培訓,提升員工技能水平,累計開展崗前技能培訓29期1828人,舉辦了5屆新社區工廠技能大賽。搭建銀企對接平臺,幫助企業解決融資難題,為菲亞特紡織公司、帆航體育用品、偉高玩具等10戶企業發放貼息貸款2000余萬元,為產業發展注入源頭活水。
該縣積極探索引進“龍頭企業+社區工廠+集體經濟”的合作機制,通過蘇陜協作項目鼓勵企業與村集體簽訂合作協議,讓群眾通過分紅制增加收入。新圣凱玩具、康孚玩具、榮祥盛安科技公司等企業分別與各村建立合作關系,帶動群眾戶均年增收2.5萬元以上。
如今的漢陰,部分新社區工廠由租轉購并逐步向智能化、品牌化轉型,推出的毛絨玩具、體育用品等產品遠銷海外,還拓展文旅融合新業態,開設“投壺射箭毛絨玩具體驗館”“軍事射箭體驗館”等,吸引游客打卡消費,實現“一業帶百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