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尹凱瑞
近年來,漢陰縣以政務公開為“金鑰匙”,打開營商環境優化新格局。通過構建“標準公開、過程透明、結果可溯”的政務生態,實現了從“政府端菜”到“企業點單”的轉變。
政務公開“全透明”,流程再造提效率。該縣以“陽光政務”為理念,重構政務服務流程,推出“集成辦+承諾辦+跨域辦”新模式,梳理30項高頻事項實現“一鏈辦理”。“一件事”累計辦結1.4萬件,審批環節精簡52%,辦理時限壓縮57%。通過縣鎮村三級政務服務體系,下放131項便民事項至基層,依托“網格員代辦”機制,群眾90%業務實現家門口辦理。創新“五辦”服務機制(馬上辦、指導辦、加班辦、跟蹤辦、現場辦),企業開辦時間縮短至0.5個工作日,95%事項“最多跑一次”辦結。
數字賦能“強監管”,信用體系促公平。依托“秦務員”政務平臺,漢陰縣推出智能預警功能,對20類高頻證照臨期自動提醒,企業證照續辦效率提升70%。首創市場主體信用“四色動態監管”模式,將2.3萬家企業按風險分級管理,綠色企業抽查率低至1%,紅色企業聯合懲戒,2023年幫助13家企業修復信用。政府采購全流程公開透明化,清理隱性壁壘12項,中小企業中標率同比提升18%。
法治護航“有溫度”,柔性執法優生態。司法系統創新“三四五”護企機制,建立產業鏈法律服務站4個,為48家企業提供定制化法律服務,化解涉法糾紛37起。推行包容審慎監管,惠及小微企業120余家。金融領域創新“520”服務模式(5分鐘響應、20小時到賬),發放還貸周轉金1941萬元,協調紓困貸款1.84億元,為企業節約融資成本近千萬元。
政企互動“零距離”,服務升級創標桿。建立“媽媽式”全生命周期服務體系,通過“政企早餐會”解決項目用地、用工等難題45個。創新“掃碼執法”監管模式,涉企檢查頻次下降60%。引入20名“營商環境體驗官”暗訪督查,推動整改問題32項。2023年“好差評”系統滿意率達99.2%,政務服務綜合考評連續兩年全省第一。
改革成效“樹標桿”,縣域發展添動能。通過系列改革,全縣市場主體突破3.2萬戶,年均增長12.3%,2023年招商引資落地項目總投資額達182億元。政府投資類項目審批時限從385天壓縮至86天,工程驗收“一窗通辦”經驗獲全省推廣。外貿進出口總額增長61.88%,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考核穩居全省前列,獲評“全國政務服務標準化示范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