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沈康)近年來,漢陰縣持續建強夯實基層黨組織,聚焦“選育留”三個關鍵環節,著力鍛造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敢擔當、善作為的鄉村“頭雁”隊伍,為鄉村全面振興提供堅強組織保障。
突出標準“選”人,激發源頭活水。拓寬人選渠道。注重“村內選拔、村外回引、跨村任職”多向發力,先后吸納致富帶頭人、本鄉本土大學生、務工返鄉能人、退役軍人等“四類人群”500余名進入村級干部隊伍,不斷優化村干部隊伍結構。嚴格選用程序。把好選人入口關,嚴格落實“凡進必審”和“聯審把關”的聯動機制,通過召開黨員大會、群眾會,廣泛征求黨員群眾意見,形成村黨組織推薦、鎮黨委初審、縣級部門聯審的“選人”模式,將政治素質高、群眾口碑好、熱愛農村工作的人選入村干部隊伍。近兩年,全縣優化調整村(社區)干部100余名。加強人員儲備。堅持內選外引相結合,打破地域和身份限制,通過個人自薦、村民舉薦、村級黨組織或鎮黨委推薦等方式,每村動態培養3名以上后備力量,為村級干部隊伍建設備足“源頭活水”。目前,全縣共儲備優質村級干部后備力量496名。
搭建平臺“育”人,提高履職本領。“充電賦能”提能力。以需求為導向,按照“干什么學什么,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聯合縣委黨校、縣鄉村振興局等部門,圍繞鄉村振興、鄉村治理、集體經濟、基層黨建等內容,線上與線下相結合開展培訓,提升村干部理論水平和履職能力。去年以來,縣級舉辦各類主體班次培訓班9期3600人次。“擂臺比武”激活力。每年舉辦駐村第一書記、村(社區)黨組織書記“擂臺比武”活動,通過鎮初賽、縣級決賽的“比武”方式,緊扣基層組織建設、人居環境整治、產業項目建設、鄉村建設等主題開展評比,營造創先爭優、比學趕超的濃厚氛圍。2023年,縣鎮兩級組織開展“擂臺比武”活動24場次。“實踐鍛煉”促提升。堅持“在培養中使用,在使用中培養”,依托中省幫扶單位優勢和蘇陜協作機制,組織優秀村干部和后備力量到陜煤集團、建總行跟班學習、掛職鍛煉,到江蘇溧陽觀摩學習、開闊眼界,在實踐中鍛造“寬肩膀”、練就“真本領”。近年來,先后選派23名村干部到企業一線掛職鍛煉。
激勵關懷“留”人,解除后顧之憂。在政治上激勵。加大從優秀村干部中定向招錄鄉鎮公務員、事業單位編制人員的力度,暢通村干部成長渠道,全面激發村干部擔當作為、創先爭優的內生動力。近年來,全縣累計從村干部中招錄公務員16名,其中1人選拔進入鎮領導班子。在待遇上傾斜。制定印發《漢陰縣發展壯大村(社區)集體經濟獎勵辦法》,將發展村級集體經濟與村(社區)干部待遇補貼、年度考核、選拔任用、評先評優掛鉤,對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好的村(社區),可按照有關規定和程序予以獎勵,提升村干部干事創業積極性。在政策上保障。建立村級干部待遇增長、養老補助、學歷提升、定崗鍛煉、離任補貼“五項機制”,協調財政專項資金落實村干部待遇保障,解除村干部干事的后顧之憂。同時,縣委組織部和鎮黨委對村干部常態化開展談心談話,精準了解和掌握村干部的思想動態和工作情況,調動村干部的干事激情,激發干事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