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唐小明
農歷九月二十一,家住漢陰縣鐵佛寺鎮安坪村的趙剛貴來到村衛生室測量血壓并購買日常用藥。在村醫李翠云的精心診療下,曾因高血壓引起腦梗的老趙,如今血壓指標趨于穩定,康復效果明顯。
“以前像我這種情況要往縣城和鎮衛生院跑才行,現在村里的醫療衛生條件好了,看病吃藥再也不用來回折騰了。”趙剛貴感嘆不已。
無獨有偶,類似的情況也發生在本鎮共同村患者鐘瑞蓮身上。去年6月,遠在天津務工的鐘瑞蓮因身患重病,在天津當地診斷后被告知需手術治療,但因其身體素質不佳已不具備手術條件,家人一度產生了放棄治療的想法。后經轉院至鐵佛寺鎮中心衛生院保守治療,在該院醫護人員的對癥治療下,不到一個月鐘瑞蓮的病情即出現好轉,不到兩個月就基本康復。
趙剛貴、鐘瑞蓮的親身經歷,無不折射出該鎮醫療衛生機構的診療能力相較以往大幅提升。近年來,鐵佛寺鎮以提升鎮村兩級醫療機構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為核心,依托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在硬件保障上協調上級主管部門斥資500余萬元,全面加強鎮衛生院11個科室和發熱門診建設,因村制宜建設9個標準化村衛生室,配備村醫9名,穩步健全急診急救和巡診服務體系;在軟件支撐上狠抓全鎮27名醫護人員“三基三嚴”業務學習,今年以來邀請上級醫共體單位專家到鎮坐診3場次,持續提升常見病、多發病、慢性病分級診療和公共衛生服務能力。
隨著鄉村振興的全面推進,鐵佛寺鎮一手抓醫療衛生能力建設,一手抓健康幫扶政策落實,合力筑牢全鎮人民健康屏障,絕不讓一個人因病致貧返貧。
岑得福是鐵佛寺鎮集中村的一名多種慢性病患者,加之年事已高,這些年飽受病痛折磨,或是為身體檢查發愁,或是因取藥用藥犯難。前兩年,他被納入慢病管理對象,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為其配備了上門隨訪的3名家庭醫生,定期為他測量血壓、會診病情、指導用藥,其病情日益好轉。
“從最開始的不信任到現在的有事打電話,我們對岑得福的真心幫扶,不僅讓他的病情平穩了下來,也讓他對我們的態度好了起來。”家庭醫生柯賢琴娓娓道來。
自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以來,鐵佛寺鎮保持健康幫扶政策總體穩定,對全鎮脫貧人口中患有高血壓、糖尿病、肺結核、精神病4種慢性病的1749名患者實行家庭醫生簽約健康管理,對在管的11名大病患者實行集中救治,精準精細落實脫貧戶家庭患者“先診療后付費”“一站式結算”政策,把越來越多的健康紅利送進了群眾心窩里。
在鞏固拓展健康幫扶成果中,該鎮聚力推動醫保惠民,以做實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三重制度綜合保障為目標,對全鎮252名農村特困人員和20名孤兒或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參保給予全額資助,對1171名低保對象和430名脫貧監測對象參保給予定額資助。鎮政府將村級醫保服務納入網格化服務管理范疇,建成10個醫保服務站點,全鎮10家醫療衛生機構、2家零售藥店全覆蓋開通門診統籌和慢病報銷直接結算,醫保報銷目錄中的近400種藥品實現應報盡報,醫保基金支持保障力度不斷加大。
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在鞏固銜接的新征程上,鐵佛寺鎮聚焦山區群眾看病就醫現實需求,一體推進基層醫療機構服務提能和健康幫扶政策保障提質,讓1.4萬父老鄉親就近獲得更加公平可及、系統連續的醫療衛生服務,讓每一位病患都有一個暖心“醫”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