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紀垂柳)“去年我們村蠶室的4萬多元承包資金昨天已經收回來了,真沒想到會這么快,今年村集體收益肯定又能有個新突破”。近日,漢陰縣鐵佛寺鎮紀委接到轄區內四合村蠶桑產業監督服務站勤廉監督員打來的電話。
“您放心,現在我們村蠶室的其他承包戶都表了決心,沒人再說不愿承包這個事了,明年咱們鎮的蠶桑產業肯定更紅火!”隔著電話都能感受到勤廉監督員的喜悅和干勁。從“不愿承包”到“村集體經濟增收”,這一變化還得從鎮紀委成立蠶桑產業監督服務站說起。
今年以來,鐵佛寺鎮以清廉村居建設為抓手,聚焦小微權力、產業發展、小額資金三項監督難題,縱深推進村級監督服務站試點建設,積極探索基層監督新路徑,并結合本鎮產業發展實際,創新建立鐵佛寺鎮蠶桑產業合作社聯合社監督服務站,將基層監督觸角向產業發展一線延伸,打通產業監督“最后一米”,為產業發展注入“廉動力”。
四合村是該鎮名副其實的養蠶大村,現有桑園700余畝、標準化蠶室近2000平方米,基礎設施綜合占地面積約2400㎡。去年,村黨支部年為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決定將蠶室對外承包,但在承包期間出現了部分承包戶拖欠承包資金的問題,嚴重影響蠶農積極性。今年上半年,蠶桑產業監督服務站勤廉監督員發現該問題后立即上報,引起縣、鎮兩級高度重視,鎮紀委迅速成立工作組,聯合四合村村級監督服務站、蠶桑產業監督服務站開展調查,在多方協作下僅用了1周時間便追回了被拖欠的承包款,這一問題的解決既保障了蠶桑產業的健康發展,也讓轄區內群眾深刻感受到監督的力量就在身邊。
為進一步提高勤廉監督員履職監督能力,鎮紀委本著群眾關心什么就監督什么,黨委部署要求是什么就關注什么的工作原則,多次組織勤廉監督員開展業務培訓,講清村級權力運行機制,制作監督清單,并一對一帶人開展監督檢查,真正幫助勤廉監督員掌握監督方法,知道監督重點,真正做到能為群眾去監督、敢監督、會監督。
村級監督成效如何,群眾感受最真實。自鐵佛寺鎮村級監督服務站成立以來,3個監督服務站共發現解決問題64件,辦結61件,發現并處理問題線索3件,均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在鎮紀委和村級勤廉監督員相互補充、同向發力下,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得到有效遏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