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關鎮三元村
通訊員 張輝 文/圖
錯落有致的民房掩映在鳳凰山的綠野中,干凈平整的村組道路蜿蜒在云山霧海里,道路旁竹柵欄古色古香,庭院內瓜果飄香。一場秋雨過后,漢陰縣城關鎮三元村釋放出城鄉融合發展醉美田園風光的魅力。
三元村良好的人居環境是城關鎮抓“五水共治、林長治林、庭院經濟”等一系列舉措,推動美麗家園建設的一個縮影。近年來,該鎮以“美麗鄉村、文明家園”創建為載體,引導各村結合當地生態、文化資源,走差異化、特色化發展路子,一個個村莊用匠心雕琢、串珠成鏈、織鏈成圖,讓美麗資源變為美麗經濟,讓綠水青山、藍天碧水變為金山銀山。
采摘新鮮瓜果,欣賞田園美景,池塘休閑垂釣,花海留影打卡……每到周末假日,中堰村民兵產業園都會迎來大批游客,體驗鄉村休閑觀光生活;诹己玫淖匀惶攸c,這里打造了集觀賞、采摘、休閑、科普、勞作、體驗于一體的農旅融合示范園,F代化的數字大棚、千畝特色林果、蔬菜種植基地、百畝觀光荷塘,這里匯集了核心產業、休閑垂釣、農耕文化、采摘樂園四大功能展區,讓游客在學習農耕文化和休閑娛樂中找到不一樣的樂趣。
“現在每家每戶的院子都比較干凈整潔,我的院子環境在村里也是數一數二的,庭院里有花、有果樹、有葡萄架,還有小菜園,住在這里很舒心。”月河村村民老劉對全村推動庭院經濟兩年來的成果很滿意。發展庭院經濟,既能盤活閑置土地資源,又能豐富鄉村業態。今年以來,該鎮堅持庭院經濟多元化發展,林果、蔬菜、草藥等因地制宜種植,全面提高了庭院經濟的效益,村民們房前屋后的“一隅之地”變成了“增收寶地”。
在鄉村振興戰略大背景下,推動美麗鄉村建設,就必須堅持走生態發展路子。近年來,該鎮先后出臺10條生態文明建設舉措,成立的29支生態環保志愿服務隊覆蓋全鎮各村(社區),積極探索“生態美、鄉村美、農民富”的生態立鎮模式,強化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生態文明理念,全面推行河長制、林長制、田長制,建立完善河道、森林、耕地生態保護長效機制,通過荒山綠化、污水治理、庭院經濟、高標準農田建設等措施持續推進生態建設,實現了資源不受損、生態不破壞、效益不降低,為鄉村振興、農旅融合發展注入了生態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