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周星 唐福磊
“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與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過去十年的好政策給我們帶來了好變化,今后也將帶領我們過上更好的生活……”1月21日除夕當天下午,漢陰縣平梁鎮界牌村文化廣場人聲鼎沸,該村的“兔年春晚”精彩上演,村支部書記鄭東在演出活動前為村民熱情宣講黨的二十大精神。
在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之后,漢陰縣把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充分發揮理論宣講在統一思想、凝聚力量、化解矛盾、促進發展上的積極作用,組織廣大宣講員深入基層一線,利用春節期間外出人員返鄉時機,找準結合點,讓黨的“好聲音”在基層常響,進一步增強基層干部群眾“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
理論宣講+文藝演出讓黨的二十大精神浸潤人心。
“四大平臺”打造基層宣講多彩陣地
1月5日,在興隆佳苑搬遷社區廣場上,錦繡漢陰宣講團成員正與村民圍坐在一起宣講黨的二十大精神。“國家的政策好啊,讓我們從深山里搬出來,還住上了這么好的房子,子女也能在附近務工掙錢,生活越來越好了!”宣講現場,居民袁奶奶積極參與互動,并自發大聲唱起《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
65場“干部講堂”、100余場“百姓講堂、40余場“教室課堂”、68場“電影+宣講”……漢陰基層黨的二十大精神宣講持續火熱進行中。
“分層次、多樣化是提升宣講實效的重要保障,這樣才能讓黨的二十大精神家喻戶曉、深入人心、落地生根。”在2022年10月18日召開的全縣黨的二十大精神宣講座談會上,錦繡漢陰宣講團成員形成一個普遍共識。
縣級領導到黨建聯系點宣講。
自去年12月開始,全縣22名黨員縣級領導分赴掛聯鄉鎮和分管部門,旁聽黨的二十大精神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研討,并在黨建聯系點宣講。各鎮各部門“一把手”在“干部講堂”上成為主講,向機關干部宣講黨的二十大精神。
“百姓講堂”則注重用土話講透大道理,由各村“名嘴”主講。“還以為宣講就是坐著聽會,原來還可以這么新穎,很有意思。”在參加1月10日舉行的村上“百姓講堂”時,城關鎮三元村村民徐升國和其他村民聊了起來。
“是呀,剛才聽了陳支書講的三元村這幾年來的變化,我很有感觸,作為一名土生土長的三元村人,五年前,晚上出個門,路上一片漆黑,還要打個手電筒,現在路燈都亮到家門口了……”六組村民張代華激動地說。天氣雖然寒冷,但活動現場暖意濃濃,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地談論著自己的感受。
新學期伊始,漢陰教育系統也立即開始謀劃思政教育。“雖然年前組織了線上黨的二十大精神宣講,新學期我們還將組建巡回宣講團深入各中學繼續宣講黨的二十大精神。”縣教體科技局局長吳路平介紹。
公益電影放映+理論宣講。
1月30日傍晚,漢陰縣城關鎮中壩村的村民們早早來到村口的電影放映點。電影放映前,鎮村宣講員用生動通俗的語言為大家宣講黨的二十大精神。短短幾分鐘的宣講,村民們聽得津津有味,不時發出歡笑聲和掌聲。在黨的二十大精神宣講中,漢陰充分利用“電影+宣講”,提升宣講滲透力。
目前,漢陰已在全縣搭建機關“干部講堂”、院落“百姓講堂”、學校“教室課堂”和“電影+宣講”四大平臺,構建網格化理論宣講工作體系。
“五講模式”迸發基層宣講新鮮活力
去年12月16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文明實踐宣講團”首場線下巡回宣講走進蒲溪鎮,5名宣講員結合自身以及身邊榜樣的工作經歷,從小切口小故事入手,從各個角度、各個層面深入闡釋黨的二十大精神。市委宣講團團長朱定新現場觀摩后對宣講活動給予高度評價,認為這樣的宣講接地氣、有溫度。
“竹板一打響連天,全國人民都喜歡。喜迎黨的二十大,翻天覆地大變化……”1月16日,在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文明實踐宣講團”鐵佛寺鎮宣講活動中,來自該鎮集鎮社區居委會副主任汪海東的“快板宣講”吸引了大批群眾。現場一名群眾點贊道:“他的快板打得好,黨的二十大我們都知曉,十年變化真是好!”
文明實踐宣講團到各鎮村巡回宣講。
漢陰縣將黨的二十大精神宣講與新時代文明實踐有效結合,組建“文明實踐宣講團”,每場宣講由5名宣講團成員采取“拼盤式”宣講,理論骨干圍繞黨的二十大精神講理論,先進模范結合好人事跡講道德,一線干部圍繞“三農”安排部署講政策,基層干部群眾圍繞“我們這十年”講變化,志愿者圍繞惠民服務講文明實踐。同時,“五講”活動中穿插進行文藝宣傳、為模范贈送書法作品、有獎問答等環節,進一步增強了基層宣講的感染力、吸引力。
“作為文明實踐宣講團成員,我重點向基層群眾宣講鄉村振興、產業發展內容,向大家展示我們的村莊更加美麗、群眾的生活越來越好的變化。”蒲溪鎮盤龍村黨支部書記顏顯琴經常自豪地介紹起自己的宣講經歷。
漢陰縣黨的二十大精神宣講啟動儀式暨“文明實踐宣講團”首場示范宣講以來,“五講模式”文明實踐宣講正在陸續赴基層開展巡回宣講,將實現全縣10個鎮、159個村(社區)全覆蓋。
文明實踐宣講活動中為先進模范贈送書法作品。
“六條措施”激活基層宣講一池春水
14名領導干部組成縣委宣講團,20名年輕干部組成“文明實踐宣講團”,50名干部群眾進入全縣理論宣講人才庫,在全縣上下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之際,一支宣講黨的二十大精神“常備軍”分赴機關、農村、校園、社區、園區企業開展集中巡回宣講活動,覆蓋基層干部群眾5萬余名。
縣委宣講團成員到各行業系統開展宣講。
理論宣講對廣大聽眾能否真正獲得入耳入腦入心的效果,主要取決于宣講員的理論水平和宣講技巧。在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之后,為了解決基層理論宣講“誰來講、怎么講、為誰講”的問題,漢陰及時出臺《加強理論宣講員隊伍建設管理六條措施》,從隊伍選拔、培訓培養、實踐提升、管理評價、表彰激勵、組織保障等六方面為理論宣講選人、育人、用人提供制度支撐,建強隊伍,整合資源。
“六條措施”中,通過分類選拔人才、分層建立宣講隊和宣講人才庫精準選人,采取學習交流、教育培訓、師徒幫帶“三項制度”,機關講堂、百姓講堂、校園課堂“三堂練兵”,宣講(演講)賽和征文競賽“兩賽提升”,錄播精品宣講視頻“一頻推廣”等形式持續育人,利用宣講檔案、定期考核、動態管理以及給予表彰獎勵保障用人。
“作為一名宣講團成員,我要學深悟透黨的二十大精神,在宣講過程中也要理論結合實踐,讓老百姓切切實實感受到在黨的政策引領下生活各方面的變化,真正感黨恩、聽黨話,堅定信心跟黨走。”縣委黨校的馬麗目前已成為全縣黨的二十大精神宣講主力,并且帶出的3名徒弟也活躍在基層一線宣講平臺。
“百姓講堂”宣講黨的二十大精神。
目前,全縣上下已吹響“起步就是沖刺,開局就是決戰”的奮斗號角,黨的二十大精神宣講也正持續為干部群眾注入強勁精神動能,黨的“好聲音”響徹三沈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