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黃智發 賀珍珍
漢陰縣城關鎮五一村的200畝金絲皇菊近日進入采摘期,趁著晴好天氣,村民們忙著采摘、分揀、裝箱……匯成了一幅金色的豐收畫卷。
種植園里,成片的菊花競相開放,花香沁人心脾,近百名村民正穿梭在花叢中,忙著采摘。經過精挑細選,一朵朵花型碩大、金黃燦爛的金絲皇菊被村民們小心翼翼放入筐中。
“早上九點來采摘到下午五點半,一天能掙百十塊錢,離家里比較近,還能照顧家庭,活路輕松,這個工作很適合我們。”城關鎮五一村村民王仲友笑著說。
采收期間,像王仲友這樣在種植園務工的村民每天有一百人左右,種植園實行工資計時制,采摘工平均每天100元,擺花烘烤工人平均每天160元。據了解,金絲皇菊生長周期短、易于管理,比傳統農作物種植省時省力,且種植、管理、采摘、加工等環節都需要大量工人。初步統計,種植園每年帶動五一村近百名村民在家門口實現就業增收,年收入增加1.5萬元以上。
金絲皇菊良好的長勢也讓種植園負責人王飛的臉上洋溢著喜悅,他種植的金絲皇菊已注冊“金惠蕎”品牌,具有很好的品牌效應,銷路打開了,市場需求量大,時常供不應求。
“根據目前金絲皇菊的長勢情況,采摘期在15天到20天左右,預計鮮花產量大概有五六十萬斤,產值達到兩百余萬元,今年氣候雖然干旱一點,但總體來說效果比去年好很多。” 王飛說。
新鮮的金絲皇菊價值雖高,但是不適合長期貯存和運輸。為更好保留金絲皇菊的形狀、色澤、營養成分,增加產品的附加值,在鎮村的支持下,王飛在種植園附近啟動建設標準化生產車間,配置冷藏倉庫和產品加工、產品包裝生產線,實現了種植、采收、加工等為一體的全產業鏈發展。
“下一步,希望有更多當地的合作社和種植戶跟我們合作,由種植園提供種苗、技術指導,種植金絲皇菊后統一回收處理,希望有更多的村民參與到這個產業鏈當中來,實現就業增收。”王飛說。
如今,金絲皇菊已成為當地的招牌產業。城關鎮也以金絲皇菊種植為載體,積極爭取項目,建成種植園內的觀光步道和旅游公路,推動農旅產業融合發展,在幫助企業發展壯大的同時,也解決了群眾就業問題,走出了一條企業發展與群眾增收互利共贏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