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劉毅 王建霞
“冬生根,春生芽”,植樹建園正當時。連日來,漢陰縣平梁鎮搶抓秋冬季苗木栽植的黃金時節,數千名干群迎著晨光、揮镢奮戰,按照規定的栽植要求和標準,挖窩、扶苗、培土、澆水,合力將一棵棵新綠栽種在房前屋后、田邊路邊、荒山荒坡,開啟了該鎮庭院經濟“接力”快跑的新篇章。
活動以打造界牌脆李、花谷柿鄉示范庭院為主戰場,其他13個村同步推進,計劃栽植李、桃、葡萄等特色精品水果樹種9萬株。所有果樹苗由政府無償提供,群眾自行建園栽植;栽植過程中,鎮領導帶領產業辦負責人、技術員、村干部到栽植一線駐點規劃、指導栽植,按照“三高”“四統一”和“五不栽”的技術要求,確保建設一片、成活一片、受益一片。
談到庭院經濟,清河村三組組長馬運華剛開始躊躇猶豫,而現在則信心滿懷。他逢人便說:“政府為我們免費發放柿樹苗、葡萄苗,還指導我們進行庭院規劃。有這么好的幫扶措施,我一定要用自己的雙手,帶領村民創造幸福生活。”
自今年入春以來,按照“點上做成精品,果帶縱深推進,家家戶戶栽植,管護示范帶動”的思路和規模栽植、栽管并重的工作要求,平梁鎮率先在太行、清河、界牌等6村栽植蜂糖李、柿樹等經濟林果樹苗1.3萬株,建成美麗庭院示范戶81戶。
“美麗庭院”不但催生了“庭院經濟”,更激起了村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曾經長滿雜草的馬路邊,如今干凈如洗、綠蔭蔥蔥;曾經堆滿柴火的院子,如今美觀整潔、花果累累……”說起村里生活環境的變化,清河村監委會主任成章軍獲得感油然而生。眼下,村民成翠林正忙著整理自家庭院,按照村里發展庭院經濟的統一規劃,實現生活、養殖、種植三區分離,通過以畜禽養殖和果蔬種植為主、其他產業并存的庭院經濟業態,讓“方寸地”變成幸福生活“增收園”。
據了解,為拓寬農戶增收渠道,該鎮大力發展庭院經濟,依托政策扶持,通過“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發揮致富帶頭人、產業能人的示范引領作用,拓寬產銷對接路徑,讓農戶吃下“定心丸”,真正實現“美在農家、富在庭院”,為農村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