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謝輝 王磊
今年以來,漢陰縣住建局按照“東進南控西延北優”的要求,突出“縣城主載、城鄉融合、產城融合、建管并重”的思路,謀劃“五個六”工作構架,持續推進重點項目和民生實事、創建“三最”城市等工作,構建住建事業高質量發展新格局。
抓好六件民生實事改善民生。嚴把示范標準,確保北城街道路綜合提升改造項目全面完成。通盤考慮、全力推進農村集鎮污水處理擴容提效全覆蓋項目,確保年底前全部建成、全面見效。加大協調力度、加強要素保障,扎實推進城區道路暢通工程建設項目。聚力用力,深化與筑道建設發展有限公司的招商合作,縱深推進城市凈朗天空建設項目。優化保障服務,強化監督協調,持續推進城市天然氣氣化工程。查漏補缺,對照“便民、適老、適幼、安全、舒適”的“五化”目標,精心推進縣城便民服務“五化”提升項目。
扎實推進六大提升行動。凈朗天空提升行動。加快推進老城區街面空中弱電線路入地,政府企業共同用力,結合燃氣、供水、強電、雨污分流等內容,統籌實施城市更新,逐步補齊民生短板。路網暢通提升行動。在完成年度民生實事打通龍楊路、東城街至富強南街道路的基礎上,全力做好打通鳳堰路口段道路、南環路等工作。宜居家園提升行動。創新驅動第四代建筑,推進6大棚戶區改造,實施好4個老舊小區改造。綠化提升行動。持續開展公益眾籌和公共綠地認建認養活動,目標發展認養單位和個人30個以上,籌措資金50萬元以上,所籌資金將用于打通城東體育場臨河側河堤走廊。便民服務提升行動。推進公共設施適老化、適幼化、便利化、美觀化、安全化和無障礙改造,加大有益性探索和嘗試,在重要區域加裝完成煙蒂收集器、微型圖書館、無人售賣機、健康機器人等設施。產城融合提升行動。強化中心城市功能錯位,加快推進城市重心轉移,推動解放、太平、花扒片區差異化發展。
加速實施六大建設項目。實施好月河生態修復“花岸”建設項目,繼續向東大橋以西延伸實施生態修復改造,為錦繡漢陰建設增姿添彩。實施好迎賓大道建設項目,加快完成場地桿線遷改工作,年內完成管道及路基建設。實施好火車站進站廣場建設項目,對照任務清單強化實地督導和實戰考核,嚴格獎懲兌現。實施好南城門復建項目,加大城墻沿線拆遷力度,緊密聯系文廣局配合項目申報爭取,加快推動審批進程,力爭項目快速上馬。實施好老體育場改造建設項目,加強人員、機械、材料的組織調度,扎實做好項目建設。實施好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全力推進多個老舊小區改造。
堅持六項工作機制形成合力。堅持項目謀劃申報工作機制,按照項目建設申報政策清、項目內容清、項目投資清、審批手續清“四清”要求,積極謀劃爭取項目。堅持重點工作定期溝通機制,凝聚思想共識,形成行動合力。堅持定領導、定股室、定職責、定目標、定任務的“五定”工作機制,實行建設項目專班推進。堅持落實一個項目一名領導牽頭、一個股室包抓、一套班子服務、一個方案推進、一套措施保障的“五個一”工作機制。堅持“周督辦、月研判、季點評、半年總結、年終考核”工作機制,確保節點任務按時完成。堅持嚴格推行建設項目細化清單和負面清單考核管理,對建設項目工期、日常管理、質量安全管理等提出明確的細節要求,對建設項目任務、進度、責任對標對表實行負面扣分,嚴格獎懲兌現,嚴肅問效問責。
培育六個城市亮點打造名片。依托北城街道路綜合提升改造項目,完善智慧路燈、智慧井蓋、智慧停車內容,打造全智慧化管理的示范工程,培育“智慧亮點”。依托南城門復建項目,通過保護性開發利用,運用市場機制打造名人名企的“城市展廳”,培育“文化亮點”。依托月河生態修復“花岸”項目,實施一河兩岸綜合提升,同步完善實施龍崗閣油漆彩繪翻新、龍崗路配套停車和綠化景觀提升內容,培育“生態亮點”。依托城市凈朗天空項目,搶抓“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重要窗口時機,結合政策機遇,培育“提質亮點”。依托老舊小區改造項目,打造陜西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示范縣,培育“民生亮點”。完善城市亮化設計,將常規亮化和特色亮化相結合,依托春節亮化優勢平臺,培育“夜景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