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林愛銘)近年來,漢陰縣教體科技局黨委以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為重點,把廉潔從政作為推動各項工作順利開展的重要保證,以鞏固提升廉政文化示范點的內涵為重點,突出廉政文化引領,進一步加強廉政制度文化建設,豐富廉政文化教育載體,著力厚植廉政文化根基,筑牢黨員干部教師“不想腐”的堤壩,營造廉潔清明的環境氛圍,為漢陰縣教體科技事業的健康發展提供思想政治保障。
加強制度文化建設 扎牢作風建設的籠子
“下面組織學習《學校年度綜合考核辦法》《校(園)長履職考核實施辦法》《機關日常管理制度》《機關財務管理制度》……”在開學工作會上,教體科技局各分管領導分別學習解讀教體科技局新制定的“十三項管理制度”。
為加強廉政制度文化建設,教體科技局黨委經過充分調研、討論出臺了《機關財務管理制度》等十三管理制度,從制度層面扎牢作風建設的籠子,以上率下,率先垂范。局黨委把黨風廉政建設與行風建設、師德建設和全縣教體科技事業發展緊密結合,同部署、同落實、同檢查、同考核。進一步調整完善了局領導班子成員和局機關股室包聯學校工作制度,圍繞“辦人民滿意教育”的工作目標,深入基層,密切聯系群眾,狠抓各項廉政建設工作制度的落實,為全縣教體科技事業發展提供風清氣正的環境保障。
豐富廉政教育載體 切實轉變工作作風
漢陰縣教體科技局運用革命紀念館等紅色資源,在紅色教育中傳承黨的廉潔基因,從優秀家規家訓中汲取營養,通過微視頻、微讀本等方式創作內涵豐富、影響力強的優秀廉潔文化作品。同時由局黨委成立宣講團,開展清風大講堂活動,在全縣各學校巡回宣講,推動廉潔文化進校園、進課堂、進師生頭腦。
為培育新時代新生活中的“廉風尚”,縣教體科技局黨委從家風中尋找廉潔文化的傳承,組織開展“好教師”“好校長”“好學生”“好家長”的評選,鼓勵和調動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傳家風、立家規、樹新風,以家風建設“小切口”做實廉潔文化建設的“大文章”,收到了良好效果。
抓實廉政作風建設 鞏固提升示范效果
“今年娃娃上幼兒園再也不用排隊搖號了,只需在幼兒園登記,按照學位情況安排入園就行了”一位家長高興地在給別人介紹道。
教體科技局黨委根據教育實際,以治理熱點、難點為突破口,結合教育系統廉政作風建設、行風建設和師德師風建設工作,重點從上學難、入托難,中小學教師在校外輔導班有償代課,強制學生購買教輔資料以教謀私,教育工作人員利用稀缺教育資源以教牟利四方面開展了集中整治,同時針對群眾舉報的案件,局黨委進行了及時認真的核實,發現問題的都做到了嚴肅處理。嚴格要求和有效監督,確保了中央“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八項規定”在全縣教體科技系統落到了實處。
同時,局黨委緊盯重要時間節點,嚴肅執紀。持之以恒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深入整治違規收送禮金、違規發放津補貼、公款旅游、公款吃喝、違規使用公車、違規操辦婚喪嫁娶等問題,自覺抵制非法集資等非法金融行為,要求黨員干部和教職員工要自覺遵守黨紀法規。嚴查頂風違紀行為,以釘釘子精神持續抓好作風建設。
“自加強新時代廉政文化建設以來,我們全方位‘扎牢制度文化的籠子’,筑牢廉政防線,夯實廉政底線,不斷豐富廉政文化教育載體,黨員干部教師依法治校、清廉從教的意識顯著增強,行風、校風、教風、學風進一步向好,為全縣教育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強的思想政治保障。”縣教體科技局黨委負責人這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