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王倩)近年來,漢陰縣凝心聚力、科學謀劃、主動作為,以維護糧食安全為己任,樹牢“八個意識”,牢牢扛住糧食安全責任。
牢固樹立責任意識,構建糧食安全落實機制。以貫徹落實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為抓手,建立任務清單工作機制,縣發改局全面統籌糧食安全工作,夯實農業農村、自然資源、市場監管等重點部門及各鎮人民政府責任,定期或不定期召集聯席會議,做到所有安排部署、有主體、有目標、有責任、有要求、有落實。
牢固樹立服務意識,全面做好糧油收購工作。按照國家糧食收購政策規定,縣發改局組織指導農戶科學儲糧、適時售糧變現。糧食收購中,及時指導協調企業做好糧食收購工作,始終堅持按質論價收購糧食。同時,督促各收購企業加大收購力度,利用各自優勢,充分發揮農村糧食經紀人作用,采取上門服務,訂單收購,委托收購等多種形式收購農民余糧。
牢固樹立危機意識,加強應急成品儲備糧管理工作。及時充實縣級應急儲備規模,完善糧食安全保障措施。按照當前人口結構,科學測算縣級應急成品糧油儲備規模。截至目前,漢陰縣應急成品糧油儲備規模達到了975噸。在重大節日和疫情防控期間,密切關注糧食市場動態,通過多方位、多渠道對零售企業建立監測點,重點監測糧食購銷價格、加工數量、銷售數量、銷售流向和糧食庫存等情況,為科學決策提供及時、準確的糧油市場信息。
牢固樹立規范意識,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制定出臺了《漢陰縣糧食應急預案》《常態化疫情防控期間糧油保供穩市工作方案》等長效監管機制。同時與各代儲企業簽訂了《安全生產責任書》,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對照《安全生產責任書》,加強日常檢查,指導各代儲企業建立完善安全生產制度、應急處置方案、值班值守制度等。
牢固樹立大局意識,著力保證軍糧供應工作。按照國家軍糧政策要求,明確采購質量、產品交接等具體要求和規定。進一步完善出入庫檢驗制度,嚴把進貨質量關,從采購、調運、入庫做到手續齊全。建立軍糧保管、供應、出入庫登記專用帳卡,完善產品交接手續,建立供應糧食質量檔案,確保軍糧供應質與量全面達標。
牢固樹立精品意識,深入實施縣域糧油產業化發展。按照產業集聚、項目集群的思路和主食產業化、小吃工業化的產業鏈發展模式,建立富硒糧油和富硒食品產業體系。用好“漢陰大米”、雙低油菜等富硒資源優勢,推動富硒糧油加工向特色化、高端化發展。截至目前,漢陰縣發展糧油初級加工、主食產業化、植酸IP6及其衍生物等特色糧油精深加工產業鏈企業近20戶。“蠟燭山”牌天然硒米、“大唐山花”牌菜籽油同時獲得“陜西好糧油”“中國好糧油”產品稱號。
牢固樹立創優意識,扎實推進優質糧食工程建設。切實加強中心糧庫、質檢中心、優質糧食工程等項目建設,搶抓機遇,創建“中國好糧油”行動示范縣,建成了漢陰縣生態富硒糧油展銷中心,該中心被評為“陜西省糧食安全宣傳教育基地”。緊緊圍繞六大提升行動,積極申報了第二輪優質糧食工程項目,計劃總投資2600萬元。全縣發展糧油初級加工、主食產業化等特色糧油精深加工產業鏈企業近20戶。
牢固樹立規劃意識,深入謀劃富硒糧油產業發展藍圖。在編制“十四五”規劃中深入研究富硒糧油產業的遠景規劃。全面加強耕地保護和用途管制,嚴守耕地紅線,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傾向、防止“非糧化”發展。持續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和糧食生產功能區精細化管理,穩定提高糧食自給率和重要農產品供給水平。另一方面加強糧食儲備和流通能力建設,完善儲備補償機制,儲糧于企、“藏糧于民”。實施“優質糧食”工程,完善產后服務體系,培育壯大糧油龍頭企業,打造生態富硒糧油產品公共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