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王凌功
連日來,在漢陰縣鐵佛寺鎮的田間地頭、項目工地,處處都有黨員干部忙碌的身影。當地黨員干部積極投身全鎮作風建設年活動,強素質、提效能、敢擔當,干事創業氛圍更加濃厚、鄉村振興工作勁頭十足。
“常見的獼猴桃有徐香、翠香等品種。你把鏡頭拉近一些,讓我看看你們坡上種的是什么品種,然后告訴你們套種需要什么事項……”在鐵佛寺鎮合一村,駐村第一書記張代輝拿著手機,同專門從西安聘請的技術員馬少華視頻連線,對獼猴桃管護進行技術指導。這是合一村駐村工作隊和村“兩委”干部為了不誤農時,進行的一次線上套種培訓。
“合一村獼猴桃種植已經有3年,每年遇到的問題都不一樣。受疫情影響,技術人員暫時來不了實地指導,我們只能就水肥管護進行視頻學習。除了視頻指導,去年我們還爭取了智慧化農業管護系統,可以對部分獼猴桃園區進行遠程水肥監測。”張代輝說。
遠程視頻培訓、現代化管護系統……為了不誤農時,該鎮充分利用信息系統開展技能培訓和科學種植管護,在尊重傳統的農業生產模式的同時,提高生產效能。
為了讓年輕干部能夠懂農、知農,該鎮黨委創建了農業技術師徒幫帶機制,由5名經驗豐富的農技干部幫帶年輕干部,在田間地頭學習管護知識、農業技術,讓年輕干部真正在鄉村產業振興的戰場上發揮作用。
“我包抓的是李莊村,師傅是鎮農綜站站長鄧澤成,鄧站長在農村工作30年了,是鎮上懂香椿種植技術的老同志之一。從平茬到采摘,他在地里帶了我整整一天,現在我對香椿的種植技術有了初步了解,家有一老真是如有一寶!”公共事業服務站站長、“90后”干部紀垂柳說。
2021年以來,鐵佛寺鎮把隊伍建設作為抓黨建促振興的關鍵,精心培育一批優秀基層黨員干部,先后探索了農業技術師傅幫帶、產業園區分片包抓等制度,特別是提出了機關干部“一把尺子、一雙靴子、一頂草帽”深入田間地頭,“領頭雁”奔波在鄉村振興的田野上,帶領群眾增收致富。
“大爺,您看著手機攝像頭,根據我提示的步驟,點頭、眨眼……”在鐵佛寺鎮集鎮社區,2名年輕干部正幫助村民張培礎完成養老保險認證。今年75歲的張培礎,老伴患病多年,2個女兒常年在外務工,自己又不會使用智能手機,一年一度的養老保險認證成了他的難事。“多虧了小柯,上門服務態度好,給我們辦實事。”張培礎說。
為確保年輕干部能夠知村情、知民意,鐵佛寺鎮黨委開展了為期2個月的“大走訪”活動,要求35歲以下干部在2個月內走訪所聯村(社區)所有農戶,收集群眾急難愁盼突出問題,限時反饋和予以解決。
“小唐是個好同志,在她的奔走呼吁下,下水管道太細的問題得到了解決。”提起開展走訪活動的鐵佛寺鎮黨政辦主任唐颯,住在四合安置小區4號樓、5號樓的群眾,都會豎起大拇指。
四合安置小區4號樓、5號樓因為歷史原因下水管道較細,一旦生活用水量大,就會存在污水從集水井返涌的情況。唐颯在走訪時發現了這個情況,主動對接鎮上負責站所和分管領導,找資金對污水管道進行了加粗,從根子上解決了污水返涌的問題。
深入一線、了解基層、融入群眾,鐵佛寺鎮黨員干部積極轉變作風,不斷提升為民服務能力。今年以來,該鎮累計幫助企業解決難題2件,辦理惠民“微實事”100余件。
“謝謝你們解決了落戶的難題,讓我們少跑路,還辦成了事。”4月9日,剛剛結束隔離的蠶絲被廠投資商許安全看著整齊的廠房說。
該公司作為該鎮招商引資的重點企業,今年申報了蠶絲被全流程生產線項目。圍繞項目落地,該鎮組建了工作專班,由科級領導牽頭,面對面精準對接,在負責人隔離期間完成了廠房整備和設備接收準備。
“通過開展上門招商、靠前服務,讓企業感受到我們招商引資的真心實意,爭取更多項目落地建設。”該鎮分管招商工作領導說。
“橋頭的護欄顏色要注意保持色調的一致,人行道的地磚一定要保持透水性和密合度……”該鎮重點項目集鎮人居環境提升專班工作人員和施工方代表逐個點位現場辦公,結合前期方案逐項解決問題。
為確保項目建設穩步推進,該鎮組建成立重點項目推進工作專班,由科級領導負責,帶領專班干部走出辦公室到一線解決問題、推進工作。目前,全鎮7個新建重點項目正在緊鑼密鼓建設中,其他重點項目開工復工率達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