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謝漢江 張莉 黃濤
近年來,漢陰縣城關鎮五一村作為全市確定的“一縣十鎮百村”鄉村振興示范村之一,一手抓經濟發展,一手抓民生改善,干群齊心在“責任田”里澆灌出累累碩果。
發展村級主導產業。產業興則鄉村興,采取“集體合作社+經營主體+貧困戶”模式推動“三變改革”,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堅持以產業發展為支撐,以綠色生態種植為主導產業,村“兩委”班子成員帶頭出資入社,以實際行動號召全村農戶帶資入社。引進石泉縣春景苗木種植和金絲皇菊栽植園,以土地入股、反租倒包形式開展合作經營,建成紅楓苗木花卉種植基地和金絲皇菊栽植園220余畝;在該村四組、五組流轉土地100余畝,建成清脆李采摘園。村民利用閑置土地獲得每畝500元的租金收入,同時在基地就近務工增加收入,實現了閑置土地有效利用和農村剩余勞動力穩定就業,確保農戶穩定增收,有力鞏固了脫貧成果。目前,各類種養產業產值18萬元,鄉村全面振興產業基礎得到夯實。
招商引資注入活力。充分利用地處城鄉接合處的區位優勢,盤活本村閑置土地260 畝,引進錦城花遇灣文化旅游有限公司,建成五一花遇灣景區。園區栽植牡丹、月季、芍藥、玫瑰、桂花、七葉樹等觀賞綠化苗木6.5萬株,形成了觀光、休閑、旅游于一體的特色產業。開園以來,累計接待游客23萬人次,景區門票、農副產品銷售各類收入324萬元。
做好服務優化環境。積極做好水、電、路、訊等外圍環境保障,切實踐行“不叫不到、隨叫隨到、服務周到、說到做到”的四到服務理念。全心服務好游客,開展鄉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打造美麗花海田園,建設花卉景觀帶,營造舒適游樂環境,同時利用上級扶持資金160余萬元,建設生態停車場,既為游客提供了方便、快捷、優質的停車服務,還實現了5.8萬元的營收,為壯大集體經濟打下良好基礎。
今年,五一村將與駐村工作隊深入挖掘村集體經濟發展潛力,提升景點吸引力,加快發展農產品加工,奮力實現“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