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是實施殘疾人“十四五”發展規劃開局之年,是推動殘聯改革向縱深發展的關鍵之年。在漢陰縣委、縣政府正確領導下,在市殘聯精心指導下,在各鎮、殘工委成員單位相互配合和大力支持下,漢陰縣殘聯系統干部職工以干克難、奮力拼搏,圍繞“兩個致力于”、建設”三個殘聯”,著力打造“三個五”殘疾人工作模式,殘聯服務能力和服務水平全面提升,全年各項任務全面完成,殘疾人事業全面發展。
“兩個致力于”惠及廣大殘疾人
致力于政策項目落實。漢陰縣委縣政府召開了全年殘疾人工作會議,殘工委下發了《2021年殘疾人工作重點任務》和《殘疾人工作考核辦法》,殘工委辦公室下發了《殘疾人工作考核實施細則》,漢陰縣殘聯、縣財政局聯合下達了《2021年殘疾人實事項目資金計劃》,爭取中省市專項資金500余萬元,縣級配套120萬元,殘疾預防丶康復丶就業丶教育丶文化、體育、民生保障等事業全面發展。殘疾預防康復托養方面:全年落實精神殘疾人免費服藥302例、現金補貼965人,殘疾兒童康復救助15例、上門服務20例,假肢裝配35例,無障礙改造468戶,助聽器安裝110臺,輔具適配610件(套),家庭醫生簽約服務4468人,支持一個省級康復中心4個省級康復室建設、4個托養中心1個培訓學校建設,實施就業年齡段重度殘疾人居家托養100人、機構托養40人。殘疾人就業創業方面:按比例就業44家64人,征收殘保金197萬元,成功創建市級殘疾人創業就業示范園1個、縣級殘疾人創業就業示范園漩渦鎮、澗池鎮各1個,自主創業15人,陽光增收50個,扶持盲人按摩機構7個,殘疾人養殖基地2個(朱興武、章漢養殖農場),開展殘疾人職業技能和實用技術培訓10鎮600人次,帶動城鄉殘疾人就業安置300余人。殘疾人文化教育體育方面:資助殘疾兒童入學180人,資助殘疾大學生22人,完成城關鎮太平村、澗池鎮五坪村、漢陽鎮集鎮社區3個殘疾人文化示范社區創建,全國第十一屆殘疾人運動會暨第八屆特殊奧林匹克運動會漢陰籍3名運動員奪得2金5銀獲縣委縣政府表彰獎勵。殘疾人民生保障方面:審核發放殘疾兩項補貼41941人次940萬元,養老保險繳費減免7307人,醫保繳費減免8674人。殘疾人維權方面:法律援助3件,臨時救助59人,志愿服務7場次,辦理政協委員沈濤關于精神病托養提案一件受到最好評價,化解了曾某丶路某信訪積案。漢陰縣殘聯在縣考核辦通報中資金爭取任務完成排位第一,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等重點項目工作完成排位全市前列。
致力于服務體系建設。去年,漢陰縣成立了助殘志愿服務大隊,殘工委成員單位成立了志愿服務中隊,各鎮成立了助殘志愿服務站,各村成立了助殘志愿聯絡站,助殘志愿服務在漢陰城鄉廣泛開展。今年結合村兩委換屆,在全市村殘協組建工作培訓會后,漢陰迅速行動,制定工作方案,明確組建工作標準,并派出督導組巡回各鎮、村督導,編發《村殘協組建工作信息動態》,按期高質量完成村殘協組建工作。漢陰全縣156個村(社區)共選舉產生村殘協委員762名,專職委員220名,落實專項工作經費10萬元,專職委員補貼53萬元。此外,漢陰縣還先后成立了殘疾人創業就業互助協會、盲人產業發展互助協會、夢起航演唱服務隊丶殘疾人就業創業服務中心,建設殘疾人創業就業實訓基地一處。盲人產業發展協會組織民間藝人胡世進參加全省第十屆殘疾人藝術匯演獲得優秀獎。這些組織的不斷發展壯大,正在成為殘聯服務殘疾人的得力助手。
“三個殘聯”唱響時代主旋律
紅色殘聯引領政治方向。今年以來,漢陰殘聯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殘疾人事業的重要論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團結帶領全系統黨員干部群眾堅定不移地聽黨話、感黨恩丶跟黨走,把黨的各項方針政策一以貫之地宣傳好貫徹好落實好,組織編寫了巜殘疾人政策法規一本通》《基層組織建設名錄》等工具書發放到各級殘聯工作者手中。在全縣殘聯系統繼續開展了"雙百"幫扶活動,持續做好了殘疾人和聯藥王村、派駐五一村脫貧成果鞏固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殘疾人防返貧和動態監測工作,在各項工作開展、聯村和社區共駐共建工作中,始終注重發揮黨建引領作用,注重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在四個城市建設、疫情防控、防災救災、綜治信訪維穩平安建設和掃黑除惡等中心工作中,黨員干部始終沖鋒在前,建黨一百周年和暖冬行動中開展了走訪慰問殘疾老黨員,黨史和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宣講等。涌現出先進黨員李垂松,先進工作者宋金魚、謝先靖、李連發等,漢陰好人汪敏,自強標兵雷發江等,以及漢陰好青年趙小樂、劉瑛、丁海霞等一批先進典型,漢陰縣殘聯先后被表彰為脫貧攻堅先進單位丶信訪工作先進單位丶殘疾人工作先進單位,一個嶄新的富有新思想丶新作為丶新氣象的新殘聯呈現在大眾面前。
智慧殘聯引領時代潮流。去年,漢陰縣一次性將2014至2020年期間殘疾人享受政策情況分年度建立了臺賬,殘疾人動態更新調查也首次將各鎮調查數據與部門數據進行嚴格比對,今年,漢陰縣在殘疾人兩項補貼發放、殘疾人醫保繳費、養老保險繳費減免、殘疾人防返貧中,殘疾人大數據越來越發揮重要作用。錄入好、使用好殘疾人證系統、殘疾人康復系統、殘疾人就業系統丶動態更新等系統,確保大數據質量,為建設智慧殘聯打下了堅實基礎。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今年漢陰縣投入4.5萬元在殘聯微信公眾號的基礎上開發出智慧殘聯系統,目前有證件辦理、就業創業、人才發現、志愿服務、求助建議五個服務板塊,實行網上辦理服務事項,告別了以往辦事要么干部下去,要么殘疾人上來的歷史。
貼心殘聯引領新的征程。如何服務到群眾的心坎上?今年3月,結合黨史學習教育,漢陰縣殘聯在全縣殘聯系統中開展了三級殘聯組織遍訪殘疾人工作,得到市殘聯肯定。截至目前,全縣累計走訪殘疾人12518人(次),發現問題682件,落實解決676件。方便殘疾人辦理殘疾人證,出臺了《殘疾人證辦理工作長效機制》,殘疾人只需跑一次。啟動辦理第三代殘疾人證,已辦理三代證1300人,跨省通辦4人。針對重度殘疾人,組織第三方評定機構開展了4次上門辦證,辦理殘疾人證554人次。與此同時,實行兒童上門康復服務,殘疾兒童王利凱家長為此專門送來錦旗。開展輔具進社區,送輔具上門等貼心服務都在全面進行中。漢陰縣電視臺、漢陰縣學教辦開辟的“我為群眾辦實事”欄目多次宣傳報道漢陰縣殘聯。
“三個五”機制提升工作水平
五大任務明方向。漢陰縣規定:今后一個時期,村殘協要圍繞政策宣傳丶促進兩業丶困難幫扶、優化服務丶定期回訪開展工作。做到五個務必:務必做到政策內容群眾全知曉,符合條件全享受;務必讓有能戶有業可就,所有殘疾人全部鑲嵌在產業鏈上;務必按照"三定”,即定人、定事、定要求,將困難殘疾人納入到三個體系,即:社會救助體系、社會保障體系、社會福利體系,織牢救助幫扶網。務必改進方式方法,提升服務能力和水平。務必摸清需求,遍訪一次,每季度再回訪一次。
五大創新解難題。殘疾人工作不是一成不變的,漢陰縣先后從五個方面探索殘疾人工作新路徑:逐年投入開發智慧殘聯,主動對接爭取陜煤扶貧資金和蘇陜協作幫扶資金,建立了100萬元殘疾人創業就業互助基金丶10萬元盲人產業發展互助基金丶15萬元的殘疾人托養基金,發展200余人的助殘志愿團隊,開辟殘疾人醫養結合新路徑,形成"一中心兩協會一基地”的殘疾人創業就業平臺等。
五大機制管長遠。漢陰縣從加強領導丶明確責任丶嚴格考核丶落實保障丶協同發力五個方面形成長效工作機制。縣鎮村三級黨政領導齊抓共管,將殘疾人工作納入縣對鎮和殘工委成員單位的考核,縣政府每年表彰一批殘疾人工作先進單位,建立了正常的經費保障增長機制,大力發展社會組織,形成了黨委領導丶政府牽頭丶部門負責丶社會參與的殘疾人工作格局。
一年來,漢陰縣大力總結宣傳殘疾人工作中的好做法好經驗,撰寫的各類稿件在殘聯公眾號丶各級媒體丶內刊編發百余件。《陜西殘疾人》第118期刊登《漢陰殘聯:“三個五”提升服務能力和水平》,《安康日報》6月 9日頭版刊登《點亮心中那盞燈——漢陰縣“三個五”模式助推殘疾人工作發展》。
奮斗創造歷史,實干成就未來。共享美好生活,殘疾人一個都不能少。2022年,漢陰縣將以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為指引,認真貫徹落實習總書記系列講話、來陜考察講話、有關殘疾人工作的論述、指示、批示精神,以《“十四五”殘疾人保障和發展規劃》為統領,按照中省市縣統一安排部署,一如既往,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續寫新的更美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