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卿文)近年來,漢陰縣蒲溪鎮盤龍村充分利用蘇陜協作的有利契機,累計投入蘇陜資金262萬元,規劃為先、生態為本、文化為魂、創新為引,逐漸形成獨具特色的鄉村振興“新樣板”。
規劃為先,高點站位。該村按照鄉村振興“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二十字方針,以蘇陜協作為契機,通過前期走訪、專家起草、政府商議、村民討論、規劃評審等程序,立足實際,通盤考慮村里的土地利用、產業發展、居民點布局、人居環境整治、生態保護和歷史文化傳承等多個方面,確定了“人文漢陰、盤龍桃花”的發展定位,為盤龍村的科學布局、長遠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生態為本,壯大產業。依托自身優越的生態環境和富硒資源優勢,該村探索出“村黨支部+合作社+基地+貧困戶”的產業脫貧股份制模式,組建盤龍村股份經濟合作社,將集體資產入股合作社,壯大集體經濟,同時農戶以土地入股分紅、在經營主體內務工等方式,實現多途徑增收。累計建設桃園275畝,橋梁2座,氣調庫1座,經過近幾年的努力,目前已種植紅桃1000畝、虎杖300畝、水果大棚200畝、桑園410畝,小龍蝦50畝。加大對原有的一些“臟亂差”環境整治,鋪設污水管網、修建河堤駁岸、整治黑臭水體、新建垃圾崗亭、推行垃圾分類。
文化為魂,培樹民風。該村以新民風建設、“321”基層治理模式、“兩說一商”等重點工作為抓手,把新民風建設融入各項重點工作的全過程中,集中開展以“黨建、脫貧攻堅戰、廉政建設、新民風建設”為內容的“四合一”示范工程建設,在多方宣傳中“樹形象”,在道德評議中“立標桿”,在移風易俗上“展新貌”,并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解決村民就業、引領村民創業,走出了一條強村富民的新路子。
創新為引,合作共贏。該村以產業促就業,解決群眾就近就業務工,并與上興鎮余巷村對接,今年計劃嫁接溧陽市北山桃源農莊的優良紫金紅紅桃品種100畝,預計2023年將結出蘇陜“紅桃碩果”。通過開展內引外聯,將人才、信息、資金合理調配,選派優秀年輕干部相互交流對接學習,為鄉村振興提供人才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