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唐小明
“自從社區有了網格員,老百姓辦事比之前方便多了”,漢陰縣鐵佛寺鎮社區居民王衣花說。這一好評得益于該鎮近年來深化運用“321”基層治理模式,充分發揮黨員聯系群眾、人大代表聯系選民、中心戶長聯系居民的“三線”優勢,不斷豐富便民載體,實現人在網中走、事在網中辦。
選優配強網格員是前提。該鎮著眼夯實基層社會治理根基,結合村(社區)兩委換屆,統一選配了153名鄰里威望高、責任心強、肯為群眾辦事的“321”網格員,充實到基層社會治理隊伍中。該鎮黨委副書記牛偉成介紹,網格員多數是從之前村民小組長轉任而來,這一身份轉變的背后更多是職責細化了,服務群眾的距離更近了。從小組長到網格員,變化的是職務稱謂,不變的是為民初心。推行“321”基層治理模式后,該鎮在轉任93名村民小組長的基礎上,新選配網格員60名,并由鎮社治辦編入三級網格,定期組織業務培訓,強化日常監管。在黨建引領下,網格員隊伍綜合素質顯著提升,一方面延伸了村組干部隊伍建設的神經末梢,另一方面也為優化基層社會治理格局拓寬了路徑。
方便群眾辦事是關鍵。該鎮始終把進一步方便群眾辦事作為推廣“321”模式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三線”人員實打實聯系特定群體,一張治理網格囊括了轄區所有的人和事。安坪村網格員儲召東熱心幫襯他人,平日里穿梭于轄區住戶與村委會之間,扮演著惠農政策宣講員和群眾事項代辦員的角色,長期為留守婦女和獨居老人代辦社保繳納等事項,閑暇之余還積極向群眾宣傳黨的好政策,深受老百姓歡迎。諸如網格員為轄區群眾代辦手續等民生小事情,實際上是打通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的大手筆,這也是該鎮推深做實“321”基層治理模式的初衷所在和成效體現。過去群眾表達訴求只能通過找干部,建立網格員隊伍后,任何意愿均可向聯系自己的網格員反映,并且能及時反饋至鎮村領導,一切訴求均能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
促進和諧穩定是保障。矛盾糾紛調處是基層社會治理的重頭戲,但調解力量不足一直是困擾基層工作的絆腳石。該鎮以推廣“321”模式為抓手,精準對接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前幾年,該鎮因感情不和、民間借貸、地界爭議等小事導致的矛盾糾紛時有發生,輕則發生口角,重責公堂對賬。網格員隊伍組建后,也為基層調解工作注入了新動力。2019年初,長溝村村民朱興龍與陳前秀因瑣事發生糾紛,有引發治安事件的趨勢。轄區網格員聞訊后立即趕到現場,穩情緒、問緣由、講情理,經過近兩個小時的苦口婆心,當事雙方握手言和。在“321”基層治理模式推動下,此類矛盾糾紛多數得以息事寧人。通過綜治數據分析,該鎮近兩年矛盾糾紛發案數及調和率分別實現一降一升,確保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鄰里關系更加和睦。
一張綜治網,架起連心橋。該鎮將始終踐行聯系服務群眾永遠在路上的為民理念,在創新實踐經驗、優化治理機制、織密服務網格等方面久久為功,把“321”基層治理模式植根田間地頭,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殷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