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林愛銘)近日,漢陰縣教體科技局出臺《關于義務教育階段落實“雙減”工作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全面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雙減”工作部署,落實安康市委、漢陰縣委教育工作領導小組會議精神,充分發揮學校教書育人主體功能,強化校外培訓機構規范管理,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
《實施意見》明確了八項重點工作。一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各校要在開齊開足開好國家規定課程的基礎上,積極構建新型課堂教學模式,提升教師、教材、教法、學法四方面魅力,建設激情、趣味、活力、創新四種課堂;二是減輕作業負擔,作業管理要“控量提質”,各學校要建立作業管理制度和校內公示制度,確保小學一二年級不布置書面家庭作業,三至六年級書面家庭作業不超過 60 分鐘,初中書面家庭作業不超過 90 分鐘;三是規范作息時間,小學上午上課時間不早于 8:20,中學不早于 8:00,保證學生充足的睡眠時間,引導家長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四是提高課后服務質量,落實“一校一案”要求,制訂課后服務具體實施方案,引導學生自愿參加課后服務,推行“5+2”模式,結束時間原則上不早于正常下班時間,初中學校工作日晚上可開設自習班,學?山y籌安排教師實行“彈性上下班制”;五是科學監測質量,小學一二年級不進行紙筆考試,義務教育其他年級由學校每學期組織一次期末考試,初中年級從不同學科的實際出發,適當安排一次期中考試,期中期末考試實行等級評價,考試結果不排名、不公布,以適當方式告知學生和家長;六是強化體育鍛煉,開足開齊體育課程,落實好每日廣播體操、眼保健操和大課間活動,確保學生每天陽光體育鍛煉 1 小時,指導學生養成正確的坐立行讀寫姿勢,科學防控近視;七是減輕校外培訓負擔,對轄區內校外培訓機構實施分類監管,加強學科類教材教輔、收費、從業人員、“七類隱形變異”培訓行為的日常監管,教育學生不參與校外培訓、引導家長不送孩子校外補課、杜絕教師校外有償辦班、補課行為;八是強化數據管理與使用,按照中省市要求,建立數據報送工作機制,安排專人負責“雙減”工作數據統計核查,落實周報、半月報、月報、直報系統的數據填報工作。
為將“雙減”實施意見落到實處,漢陰縣教體科技局成立“雙減”工作領導小組,全面負責“雙減”工作、“五項管理”、課后服務、校外培訓機構規范治理等日常管理工作。把落實“雙減”工作作為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助推教育高質量發展,改善教育生態,解決群眾急、難、盼、愁的大事來抓。同時該局將“雙減”工作納入專項督查、集體視導和常規檢查,加大對各學校落實“雙減”工作的指導和督辦工作力度,對落實不力,管理不到位的學校,將責令限期整改,對整改不到位的學校和個人,將依法依規,予以嚴肅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