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鄧永新
9月5日早晨,漢陰縣蒲溪鎮境內一直下著大雨,在天星村受災群眾臨時安置點原天星小學內,村里轉移的受災村民正在校舍休息。
受強降雨天氣影響,天星村部分村民家的住房不同程度出現問題,存在安全隱患。為保證村民生命安全,天星村“四支隊伍”組織受災村民,及時轉移到地勢較為安全的天星小學校舍內臨時居住。
“為確保村民安全,我們每晚都要安排3名干部輪流值守,防止受災轉移村民中途返回家。”自8月27日到村擔任第一書記以來,縣政協干部馮燕白天和“四支隊伍”一起排查災情,夜晚留在村部值守,隨時參與防汛搶險工作。
在蒲溪鎮勝利村,縣政協派駐的第一書記張浩和“四支隊伍”一起排查滑坡塌方隱患點、轉移受災村民等。由于強降雨一直持續,和馮燕一樣,張浩夜晚同樣留在村部值守。
按照所在村“四支隊伍”防汛搶險工作整體安排,張浩和馮燕與其他干部一起入戶,了解村內各村民小組受災情況。在勝利村1組,村民鄒發斌長期在外務工,家里的住房年久失修,房屋一面已經垮塌,另一面已經嚴重變形,而變形的一面旁邊經常有群眾經過,嚴重威脅了村民出行安全。
張浩和村干部立即到現場查看,確認村民反映的情況屬實,在現場設置警示標志,封鎖危險房屋附近道路,告誡周圍村民繞道而行,不要從危險的房屋下經過。
“后期我們將向縣鎮兩級申報,爭取項目資金支持,幫助鄒發斌重建住房。”對于鄒發斌家庭目前的狀況,張浩正在和“四支隊伍”商討解決方案,確保鄒發斌返回時有安全住房居住。
在轉移村民過程中,大多數村民能積極主動配合張浩和馮燕的轉移要求,能在第一時間內轉移到安全區域,這為他們增添不少動力。隨后,馮燕和村干部來到天星村7組77歲的村民張賢菊家,老人家擔心自己家的3間住房在降雨期間垮塌,非要堅持在家里守著,說什么也不轉移。
張賢菊家屋后排水不暢,下大雨時水就會沖進屋內,影響了家里的正常生活。再加上房屋后是滑坡災害點,如果強降雨持續,更易發生地質災害,進而威脅張賢菊家的房屋安全。為動員張賢菊轉移,馮燕和村干部反復勸說,告訴張賢菊村里會安排人每天到她家查看情況,及時掌握房屋附近滑坡體的最新情況并告訴她。經過多方努力,張賢菊最終同意轉移到女婿家。
按照集中安置和投親靠友思路,天星村最多的一天轉移受災村民21戶55人,勝利村累計轉移受災村民13戶22人。為保證集中安置點受災村民的正常生活,2個村都為村民免費提供住房、飲水、就餐等服務,確保受災村民日常生活不受影響。
“作為一名黨員和政協干部,關鍵時候正是考驗我們責任和擔當的時候,我們將不辱使命干好防汛搶險、災后自救工作,一切都只為讓群眾更安全。”當天下午,蒲溪鎮境內的強降雨仍在持續,張浩和馮燕仍然堅守在防汛搶險一線,他們以實際行動踐行一線駐村干部的初心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