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鄧永新
8月29日早晨,漢陰縣蒲溪鎮(zhèn)響洞河村小雨淅淅瀝瀝地下著,初秋的山村格外幽靜,遠山的白霧翻騰,使人頓感心曠神怡。
“要是雨下大了,你們一定要注意觀察滑坡體,一旦滑坡的土石方增多了,要在第一時間撤離,保證群眾生命安全。”離開前,村副主任李吉朋仍不忘到滑坡體現場旁邊再看看。
在村民李洪富家旁邊,8月22日暴雨引發(fā)的滑坡土石方雖然已經清理完畢,但李吉朋仍然擔心后續(xù)降雨會影響李洪富家的房屋安全。為了解滑坡現場狀況,李吉朋用健全的右手撐著傘,左手的袖管垂著,深一腳淺一腳地蹚著泥水去查看,評估危險程度。
其實李吉朋的左手以前是正常的。2004年,因為一場意外事故,李吉朋的左手手掌受傷,因為當時傷情比較嚴重,醫(yī)生只能切除整個手掌部分,這就給李吉朋的工作生活帶來很多不便。不過作為村“四支隊伍”干部中的一員,李吉朋克服多重困難,按照安排積極落實村里的防汛搶險救災工作,確保相關工作責任落到實處。
看完了李洪富家的情況,李吉朋立即前往危改戶李成弟家查看。8月22日的暴雨使李成弟家附近出現了不少小規(guī)模的滑坡,雖然對房屋也沒有直接威脅,但如果強降雨持續(xù)下去,滑坡就有可能進一步嚴重,進而威脅房屋安全。他仔細叮囑李成弟,提醒他注意安全。
看完李成弟,李吉朋還去看了李德順。李德順于8月22日晚已經轉移到安全地帶,但李吉朋生怕他中途返回,所以每天都要上他家去看兩三次。李吉朋還親自下到滑坡體下方實地查看,了解滑坡體的最新狀況,生怕滑坡進一步加重。
4組安置點的住戶李德財患有心臟病,雖然安置點的住房地基穩(wěn)固,不會出現滑坡,但李德財的身體狀況卻讓李吉朋時刻操心著。李吉朋看看他最近有沒有按時吃藥、家里的糧食夠不夠吃、最近有什么問題和困難需要解決,力所能及地幫李德財解決一些問題。
8月22日晚,響洞河村“四支隊伍”干部分片組織危險區(qū)域內受災群眾轉移。在3組,年過70的村民徐正英惦記著自己家的5間房子,硬是不想轉移。可當晚的暴雨不僅沒有減弱,反而越下越大,由于徐正英屋后的排水不暢,眼看山溝里的洪水就要沖進屋里,很可能造成房屋倒塌。
李吉朋只好反復做徐正英的思想工作,直到把徐正英送到3組的安置點房屋才放心。之后,李吉朋又繼續(xù)到其他村民家中查看,當晚的雨下得很猛,雖然帶了傘,但等到完成當晚的撤離工作回到村部時,李吉朋的身上已經全部被雨水淋濕。
在李吉朋和“四支隊伍”干部的共同努力下,響洞河村共轉移群眾11戶25人,實現了暴雨期間“零傷亡”的目標。
“作為一名村干部,既然群眾信任你,你就要盡力幫群眾辦事情,解決問題。”李吉朋一直都認為這是他的分內工作,也正因為這樣,群眾才對他多了一份信任。
隨著強降雨天氣減弱,李吉朋正在考慮災后產業(yè)發(fā)展問題,他建議村“兩委”利用村集體經濟合作社的桑園,養(yǎng)殖2000只本地土雞,一來可以有效利用桑園空間,二來雞也可以給桑園除草,雞糞可以用來施肥,降低合作社運營成本,促進合作社進一步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