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陳時見)8月11日,漢陰縣城關鎮全面啟動第三次畜禽遺傳資源普查工作。從2021年起,利用3年時間,摸清鎮域內畜禽遺傳資源“家底”。
畜禽遺傳資源是現代化畜禽種業發展的原始基礎,是畜牧業高質量發展的核心資源,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戰略性資源。近年來,畜牧業轉型升級進程加速,規模化養殖快速發展,農村散養戶大量退出,特別是近年來受非洲豬瘟、禁養限養的影響,許多地方畜禽品種都面臨消失的風險。因此,開展好畜禽遺傳資源普查,對于摸清“家底”、強化資源保護和促進開發利用意義重大。
此次畜禽遺傳資源普查以行政村為單位,普查范圍包括17種傳統畜禽、16種特種畜禽,以及蜂遺傳資源,含地方品種、培育品種和引入品種,重點排查列入國家遺傳目錄的安康主要品種(漢江黑豬、巴山牛、陜南水牛、陜南白山羊、中華蜜蜂)。
為有效推進此次普查工作,該鎮成立由鎮長為組長、鎮畜牧獸醫干部及各村村主任為成員的工作領導小組,落實專人負責此項工作,進村入戶,逐戶摸排,及時整理上報。同時,積極發揮村級動物防疫員作用,廣泛動員和組織社會力量,結合本鎮實際,精心謀劃,扎實推進,形成長效機制,高標準高質量完成第三次畜禽遺傳資源普查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