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孔玉璽
今年以來,漢陰縣人社局始終把穩就業工作放在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的首位,不斷深化黨史學習教育,全面落實就業優先政策,通過狠抓轉移就業、吸納就業、穩崗就業、服務就業,堅持“四業并舉”惠民生,扎實推進穩就業保就業各項工作,進一步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助力鄉村振興。
突出重點抓好勞動力轉移就業。組織開展春季大招工活動,收集140余家企業招工崗位2.5萬個,在鳳凰廣場舉辦2021年“穩就業、惠民生、促發展”春季大招工活動,并同時在澗池鎮、漩渦鎮、漢陽鎮、鐵佛寺鎮設立分會場。春季大招工活動共計發放宣傳彩頁20000余張,提供就業咨詢服務10000余人次,達成意向性協議2138人。同時充分發揮村級勞務扶貧公司、蘇陜人才超市、社會人力資源市場等平臺作用,在集中安置點、村(社區)線下召開就業招聘會15場次,推送就業崗位信息6期,移動推送短信10萬條,通過“點對點”護送返崗、線上線下招聘,為求職者和用工企業搭建供需對接平臺,實現轉移就業7.5萬人,其中脫貧人口就業務工2.88萬人。
大力發展社區工廠吸納就業。緊跟全市發展毛絨玩具文創產業和社區工廠建設步伐,搶抓政策機遇,大力培育和發展新社區工廠,加快推進毛絨玩具和電子線束產業發展。積極推行“龍頭企業+加工車間”、“總部+分廠”的模式,通過提供免費廠房、免費崗前培訓、給予房租、水電補貼,動員成功人士回鄉創辦企業等措施,推動新社區工廠建設。截至目前,全縣累計建成新社區工廠75家,其中發展毛絨玩具企業37家,電子線束企業11家,初步形成了以毛絨玩具、電子線束、富硒食品、服裝鞋帽、藤編制品為主的五大產業體系,共解決群眾就業2453人,其中吸納脫貧勞動力就業491人。
聚焦重點群體實施穩崗就業。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開發鄉村公益性崗位1000個,安置2020年底仍然無法實現轉崗就業的就業扶貧特設公崗從業人員。在15處大型易地扶貧搬遷安置社區開發環衛保潔、保安、就業信息員等社區服務類公益性崗位81名。對城關鎮疫情防疫重點社區開發臨時防疫公崗10名,用于安置社區就業困難人員就業。加大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力度,積極引導和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靈活就業,大力支持各類中小企業和非公有制單位聘用高校畢業生,推薦高校畢業生就業見習22人(其中貧困大學生見習4人),為大學生推薦就業崗位186個,實現就業22人。開展技能培訓穩崗留工,舉辦修腳師、保健按摩師、中式面點等專業培訓15期580余人。
學黨史解難題辦實事服務就業。結合人社工作實際,創新形式開展學黨史解難題辦實事活動,通過“送政策、送崗位、送服務”,著力解決企業和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不斷加強公共就業服務。為幫助企業招工,通過印制海報、招聘彩頁、在各類媒體發布招聘信息,帶著企業跑鎮村、走社區,組織召開專場招聘會等措施,幫助大唐公司招聘員工30余人,既有效緩解了大唐信服(漢陰)科技有限公司“招工難”員的問題,又解決了漢陰部分群眾的“就業難”問題?h養老失業工傷保險中心開展上門服務35起認證1200余人、電話指導150余起,遠程操作指導310余人,解決群眾生存認證“難”事。為扎實推進“縣校合作”,積極與陜西建設技師學院、陜西汽車技師學院對接,協調幫助技工院校進校園分別到漢陰實驗中學、月河中學、澗池中學等學校開展招生宣傳,達成就讀意向學生120余名,受到了學生和家長的廣泛歡迎與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