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來慶琳 楊遷偉
今年2月,當王俠軍榮獲“全省擔當作為好干部”榮譽稱號后,來自各方恭賀的信息也如雪花片一般發來。而對擔任漢陰縣扶貧開發局局長的他來說,這份榮譽,更是對接下來各項工作的鞭策。
現在的王俠軍比以前更忙了。會議部署、研究產業項目、制定計劃、下鄉調研……一件件、一樁樁要緊工作縈繞在他心頭,讓他始終步履匆匆,很難抽出一刻閑暇。“這種快節奏工作從到任扶貧局以來,都已經習慣了,為了更多群眾擺脫貧困、致富增收,再苦再累都值!”不久前面對記者的采訪,王俠軍如是說。
勇者不懼破難題
漢陰縣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十三五”期間,全縣有貧困村77個,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超過7.46萬人,貧困量大面廣。自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盡管全縣干群使出全力,但也一度因基礎設施薄弱、產業發展緩慢、亮點不突出、工作推進慢等因素,脫貧攻堅工作還被市委、市政府約談過。
面對來自各方壓力、群眾意見和扶貧戰線干部情緒的低落,2019年1月31日,王俠軍臨危受命挑起重擔,從縣政府辦公室主任調任縣扶貧開發局局長。這是一份全新的、復雜的、事關全縣民生大計的工作,他深知其重要性和艱巨性,也深知這個崗位面臨的責任和壓力,惟有竭心盡力當好黨委政府參謀助手,全力以赴破解工作難題,才能從根本上扭轉全縣脫貧攻堅工作的被動局面。
“組織派我來,就是對我個人的信任,是讓我來解決問題的。”面對脫貧攻堅工作一系列的困難和問題,王俠軍一頭扎了進去,白天到鎮村和一線調查研究,與鎮村干部、企業負責人、貧困群眾座談交流,察實情、問實招、辦實事,迅速熟悉了全縣脫貧攻堅工作情況。晚上回到辦公室認真研究中省市各項政策措施,結合實際向縣委、縣政府提出有針對性的意見建議,協調解決脫貧攻堅重點、難點問題,扎實推進各項政策落到實處。
上任僅3個月,王俠軍的足跡遍及漢陰縣各鎮村社區和近千余農戶家里,摸家底、找癥結,很快便對工作有了全面掌握,講起工作思路條理清晰。實地走訪調研不僅讓王俠軍了解到全縣貧困村的發展短板、貧困群眾“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也為在今后工作中創新推出的一系列制度的落地提供了有力支撐。
“他作風務實、勇于擔當、腳踏實地,無論做事還是做人,都是我們的表率。”在脫貧辦副主任楊景勇眼里,王俠軍對工作追根究底,事必躬親,不達目的誓不罷休。作為扶貧局的“一把手”,王俠軍對上當好參謀助手,對下當好攻堅隊員,對外當好統籌協調指揮員,在他的帶領下,班子成員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擰成一股繩,各部門、行業協同發力。在2018年度考核中,全縣脫貧攻堅工作成績也從全市倒數第一上升到全市第六,讓全縣脫貧戰線的干部精神也為之一振。
以干克難抓精準
漢陽鎮一戶貧困戶,3個年輕人在外務工,68歲的母親一個人在家。家里房子老舊,年久失修,裂開了幾厘米長的大口子。包聯單位干部多次上門做工作,老太太就是不愿離開老房子。王俠軍就自己上門,了解到了老太太不愿搬家的隱情。找到了癥結,也就有了解決辦法。在王俠軍數個小時勸說下,老太太終于松了口。
“雖然說這些工作都是硬性要求,但從根源上解決問題才是最終目的。”類似這樣的事還有很多,王俠軍總是第一時間到現場了解群眾真實情況,有針對性找出解決方法,逐一解決問題。
兩年來,王俠軍始終聚焦“兩不愁三保障”“576”指標,以“八個一批”為路徑,牽頭制定了多個工作文件和一系列管理制度,統籌協調各方力量,大力推進“八個一批”精準幫扶,狠抓問題整改,完善工作機制,推動“三個落實”。 組織建立“四大體系”,協調督促縣鎮村三級干部,認真落實縣級領導脫貧攻堅四大戰區工作責任制、縣級部門聯村、村級脫貧攻堅總隊長、縣鎮干部AB崗到村幫扶以及縣級領導、部門主要負責人脫貧攻堅工作周報告等機制,確保各鎮各部門主要領導70%精力、干部70%人力投入到脫貧攻堅一線,實現了縣鎮村三級干部幫扶貧困戶、聯系非貧困戶全覆蓋。
同時每月組織召開“八辦三組五保障”部門聯席會議,堅持每周三召開政策信息對接視頻會,及時解決行業部門及鎮村政策執行中遇到的問題。突出月季主攻,堅持一月一主題,分層次分解下達目標任務,列出任務清單,嚴格定事、定人、定進度,有力推動階段性重點工作高效落實。注重發揮各鎮牽頭單位、聯鎮部門及縣脫貧辦聯鎮副主任的督導作用,確保各項任務按節點有序推進。以“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排查、脫貧人口“回頭看”“三排查三清零”“對標補短”等工作為抓手,建立信息數據預警通報機制,精準落實幫扶措施,形成強大攻堅合力。
“三個一”產業扶貧模式、“138”易地扶貧搬遷后續扶持模式、農村飲水安全扶貧資產管理機制、“321”基層治理助力脫貧攻堅模式……王俠軍牽頭實施的一大批制度和創新模式,為全縣脫貧攻堅工作擦亮了底色,為全市貢獻了智慧、創造了經驗。2019年度,該縣脫貧攻堅年度考核結果位居全市第3位、全省第18名,考核評價為優秀等次,并于2020年順利通過國家普查驗收。
以上率下鑄鐵軍
在王俠軍辦公室的簡易沙發上,放著一床被子,靠近辦公桌的一頭有個大大的塑料袋,里面裝著已經熬好封裝成袋的中藥。
到任以來,王俠軍率先垂范,“白加黑”“五加二”的工作狀態已是家常便飯,經常一大早出發,披著月光才往回趕,回來后還要開會學習,因為時常趕不上飯點,落下了胃病,有時為節約時間,索性就在辦公室沙發上打個盹。
面對機關干部老齡化、管理較松散的沉疴,他建立并帶頭執行機關“2+X”工作制度,堅持每周4天下鄉調研督導,最大限度將人力、精力向脫貧一線集結;嚴格落實每日工作“三定”管理,排出任務清單,當天匯總落實情況、當天通報完成進度,并實行臺賬化、銷號式管理,力促案無積卷、事不過夜。切實抓好機關黨的建設和干部隊伍思想政治建設,推動全面從嚴治黨貫穿到脫貧攻堅工作全過程和各方面。
同時堅持“有為者有位、實干者實惠”的鮮明導向,2019年以來該局3名領導干部得到提拔重用,7名干部解決了職級待遇,27名領導及干部受到省市縣表彰獎勵,有效提振了干事創業精氣神。創新推行“成立一個總會、開發一套系統、夯實三級責任、實行三卡評級、推行1:1配股”的扶貧互助資金“11331”管理模式,互助資金管理工作走在省市前列。積極開展機關文明單位、平安單位、衛生單位、廉政單位、無煙單位創建,形成團結奮進、積極向上的機關氛圍。2018年、2019年漢陰縣扶貧開發局連獲全縣年度目標責任考核和脫貧攻堅考核“雙優秀”。
干部履歷上研究生畢業的王俠軍,采訪中一直說自己書讀得少,所以只能不停學習。幾年來,王俠軍整整記了18個筆記本,筆記本的正反面密密麻麻,一面是工作安排,一面是學習筆記。
王俠軍現在每天的工作也安排得滿滿當當。“脫貧攻堅取得全面勝利,面對接續推進鄉村振興的重任,當下的路更需要我們腳踏實地,穩穩地走好有效銜接鄉村振興的每一步!”王俠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