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馮友松 廖慧慧 尹文雅
孩子是祖國的未來,是家庭的希望。他們像山花一樣爛漫,像小鳥一樣活潑,像蝴蝶一樣可愛。六年來,漢陰縣第三幼兒園為孩子們營造出一片茁壯成長的沃土。
該園打造特色育人環境,以《向未來致敬》為主題進行環境創設,以教育理念和教育初心為載體,呈現幼兒園團隊建設、家園共育、園所發展的核心等內容。以古代四大發明及現代科學技術為載體,讓幼兒了解我國古代的智慧與現代科技的發達;有呈現家鄉的地理環境、人文變遷,還有各樓道分別體現五大領域的內容,結合主題教育活動,利用班級墻、門口、廊道為幼兒創設與教學活動相輔相成的主題活動文化墻。力求做到幼兒教育生活化、情趣化、藝術化和兒童化,促進幼兒多元化發展。
走進幼兒園,綠茵茵的草地,寬敞亮麗的活動場地以及各種各樣豐富多彩的大型多功能滑梯、蹦床等娛樂設施,是孩子們自由嬉戲的童話世界。
綠意盎然的植物,活潑漂亮的小動物,五花八門的種子....是孩子們最喜歡的自然角,老師們積極行動,創設多維度的植物空間,其裝飾各具特色,標識標簽設計美觀,符合幼兒需求的記錄表設計巧妙,環保花盆創意無限。在這個小天地中幼兒們認識到不同的種子,也知道種子發芽需要陽光、雨露和土壤,同時他們還參與種子、植物、小動物的記錄,把相關的過程以圖畫形式進行表現。他們用自己的猜想去做各種有趣的實驗,關注植物、動物的生長變化。
在書屋里,老師們巧妙的將廢舊材料變廢為寶,用立體的方式呈現幼兒喜歡的繪本故事,用可愛的造型及精細的做工制作了“云朵”書,運用現代技術設備設置趣讀墻讓幼兒在未來成長的道路上用閱讀啟迪智慧,讓快樂伴隨孩子一生。
在晨露科技館里,以水文化為主線,創設了主題文化墻,制作了漢陰水域區域模型,購置了與水有關的實驗器材,同時教師自制了很多與水有關的小中大班幼兒科學操作游戲材料,讓幼兒在操作活動中探究水的秘密,了解生態文化,感受主動探究的樂趣。彩虹畫坊將現代藝術和傳統文化相結合,設置不同的區域,巧妙的設計、精美的環境、科學合理的布局、絢麗的色彩、拓展的樓臺亭閣、營造了自由暢享、自主揮灑的藝術氛圍。
該園認真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實行保育與教育相結合的原則,對幼兒實施體、智、德、美諸方面全面發展的教育,全面落實《幼兒園工作規程》所提出的保育教育目標,本著以人為本,以科研為先導,以法制為保證,做到保中有教,教中有保,全面促進幼兒身心和諧發展。
為使幼兒園課程個性化、多樣化,進一步貼近社會現實、貼近生活、貼近大自然。該園確立了以“茁”為主題的核心文化,實施4+1模式(4天的基礎課程、1天的親自然日)開發“茁育”園本課程,從德育、勞育、智育、美育、體育為五個分點落實園本課程。保教處圍繞主題課程利用教研時間設定每月主題,每周圍繞主題開展幼兒的一日活動。使幼兒在受到情感陶冶的同時,增強對社會、自然的感知與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