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張輝
“早上送完孩子上學,就到離家30米的戶外家具廠去做藤編家具,現在不用出遠門打工了,在家門口務工也能掙到錢。”家門口實現就業的饒登芳開心地說。
走進漢陰縣鐵佛寺鎮海沁戶外家具有限公司,這個家庭式的微型工廠內,20余名搬遷群眾嫻熟地操作著手中的藤編,大家忙得不亦樂乎。這是該鎮今年全力抓好“微”企發展,大力推進轄區群眾家門口就業,助群眾增收的一個縮影。
“微”企業,大作用。據海沁戶外家具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藤編家具的手工藝簡單易學,每天上工8小時,手腳麻利的一天能編30余個藤條桌椅,工人平均工資每月2500至2800元,生產的藤編家具被浙江寧波的家具商訂單收購,并出口國外。
為積極拓寬易地搬遷群眾就業渠道,今年以來,漢陰縣鐵佛寺鎮按照“引得來、留得住、快發展、帶致富”的思路,積極推進“微企入鎮”工作,通過引導微小企業開展“免費培訓、送崗上門”,讓“出門難、難出門”的群眾實現就近就業,感受到家鄉的溫暖。
常年在外務工的陳世艷是銅錢村的搬遷戶,家里上有老、下有小。“過去,兩口子都要出門打工,想掙錢顧不了家,想顧家就掙不到錢。現在好了,安置小區的微型工廠越來越多,去年一年,我就在社區工廠掙了兩萬多塊錢。”對于在家門口進入微小企業實現就業,陳世艷感到很幸福。
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既要確保群眾持續增收,又能留得住鄉愁。近年來,漢陰縣鐵佛寺鎮先后在易地搬遷安置小區引進毛絨玩具、電子手工、戶外家具等社區工廠,并通過“一社一園”建設為搬遷群眾搭建就業平臺,吸引200余名搬遷群眾就業創業,為實現群眾家門口就業促增收、助力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和接續鄉村振興奠定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