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盧火焰
“十三五”以來,漢陰縣交通運輸局以建設“人民滿意交通”為目標,統籌推進交通運輸各項工作,為漢陰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十三五”期間,該縣公路建設迎來了提速升級的“黃金時期”。五年來,累計完成交通固定資產投資22.5億元,共爭取到上級各類工程項目補助資金約10億元,完成干線公路建設100.47公里,實施村組公路780公里,“油返砂”整治779.5公里,危橋改造21座、公路安全防護工程300余公里。此外,該縣按照“道路即景觀、乘客即游客、出行即旅行”的理念,把農村公路建設與美麗鄉村建設相結合,做好平澗一級路、漢雙二級路、漢漩路、平酒路等公路沿線綠化美化亮化,促進交通產品完善和服務升級,實現傳統的旅游公路向公路旅游轉變。
五年來,該縣不斷加大公路養護力度,提高公路養護水平,全力打造“暢、安、舒、美”的公路新形象。深化農村公路養護管理體制改革,將農村公路日常管理養護資金納入縣級財政預算,按規定比例足額落實養護資金,全面推行農村公路路長制,落實縣、鎮、村三級公路日常養護管理責任,推行“交通+扶貧”模式,將日常養護與應急搶通捆綁實施并交由農民群眾承包,把農村公路管理養護納入公益崗位,為沿線農民群眾提供就業機會,解決了公路養護難和貧困群眾增收問題。目前,全縣有817名群眾參與農村公路日常養護工作,787名貧困群眾被聘為養路員公益崗。
該縣以建設法治交通為目標,從公路執法隊伍著手,通過業務學習和培訓,不斷提高執法人員的科學文化素質以及業務知識能力,建立健全執法監督機制,培養了一支工作作風優良、業務技能精通的路政執法隊伍。健全交通路政、公安交警、公路沿線鄉鎮等多單位聯勤聯動機制,對公路違法搭建、違法堆放、占道經營、涉路施工等行為進行專項整治。近年來,拆除違法建筑、違法棚屋、地面構筑物近5000平方米;拆除各類廣告牌800余塊;清理路邊堆積物近200余處。開展涉超集中整治行動12次,檢查檢測運輸車輛2萬余輛,對562輛超限超載車輛實施卸載和處罰,卸載及卸轉貨物計重1000余噸,罰款60萬余元,查處糾正非法改裝車輛5臺,轄區內違法超限超載行為得到有效控制。
“十三五”以來,該縣以高質量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為主線,扎實推進“平安交通”建設,深化“千燈萬帶”示范工程,在農村公路平交路口、學校、幼兒園門口路段安裝警示標志和減速帶。5年來,增設和修復安全波形護欄近500千米,增設和修復公路標志標牌1500余塊,設置廣角鏡120余個,設置減速帶150余條,對巡查發現的90余處安全隱患進行了處理,對上級交辦的5處安全隱患點及交通頑瘴痼疾點整治銷號。近5年全縣無較大交通安全生產事故發生。
此外,該縣以行政村通客車為兜底性指標,堅持“以城帶鄉、以干帶支”的思路,因村施策采取鞏固完善一批、延伸串聯一批、電話預約一批、集中開通一批的“四個一批”措施,確保客運班線開得通、穩得住、管長效。在月河川道積極推廣城鄉公交,采取政府適度補助的模式,延伸縣城公交線路,把公交與易地扶貧搬遷小區、社區工廠、工業園區相連接。在南、北部山區,繼續實行農村客運班線;對偏遠村組,客流量小、且不具備通中型客運班車條件的建制村,建立農村客運補貼機制,采取政府定額補貼燃油的措施,鼓勵營運企業在客流量小的建制村投放微型客車,開通電話約車、網約車和周日、周五學生班運,保障農村客運開得通、留得住,有序推進城鄉客運一體化發展,使市民下鄉、農村進城更加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