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王凌功
近年來,漢陰縣鐵佛寺鎮黨委、政府,大力實施以“培育鄉土人才、專業人才和回引能人大戶、優秀青年”為主的“雙培雙引”工程,持續優化人才工作環境,為打造有力的村“兩委”班子打下堅實的基礎。
實施“能人興村”戰略,選好支部“帶頭人”
家住在鐵佛寺鎮雙喜村的蔣達軍,踏實肯干、頭腦靈活,長期在本村經營生豬養殖和糧食種植產業,年收入達到20萬元,并成立了自己的合作社,日子過得紅紅火火。
2019年,雙喜村搶抓漢陰縣“三個一”產業脫貧發展模式,成立了遠發專業合作社,致富能人蔣達軍被聘請為遠發專業合作社職業經理人,負責合作社的管理和運營。在蔣達軍的精心管理下,雙喜遠發專業合作社發展桑園120畝、套種黑黃豆20畝,為全村奠定了堅實的產業發展基礎。
在2020年村(社區)“兩委”換屆工作中,蔣達軍順利被推薦成為村黨支部書記候選人預備人選。“自己生活過好了,作為土生土長的雙喜村人,我也要帶著鄉親們一起致富,現在覺得肩上的擔子很重。”蔣達軍堅定地說道。
近年來,該鎮推行“支部+人才+產業”孵化模式,把人才選進黨支部中、在支部中鍛煉人才,打通鄉土人才成長“快車道”。截至目前,在2020年村“兩委”換屆中,30余名行業致富能人經過“兩推”成為支部委員候選人預備人選。
實施“精準提能”計劃,打造專業“生力軍 ”
“這次培訓開闊了眼界,對我的觸動很大,下一步集中村的發展我也有了初步的思路。”剛剛在山西賈莊村參加完鄉村發展與治理培訓班的集中村黨支部書記唐家民說道。
集中村位于鐵佛寺鎮最南邊,離縣城15公里。近年來,在各級幫扶部門和鎮黨委的傾力幫助下,集中村建成了新村部,發展了花椒種植、肉牛和水產養殖等產業,僅2020年村集體收入就達30余萬元,是該鎮產業基礎較好的村之一。
唐家民從部隊退役后,長期在外從事礦山管理工作,擁有豐富的企業管理經驗,是村里引進回來的務工能人。為了進一步提升唐家民村務管理能力水平和文化素質,鎮黨委多次選派其外出參加各類學習培訓。通過學習培訓,老唐的眼界開闊了,能力提升了,處理村里的事務游刃有余。
該鎮深入開展“技術干部到支部”活動,選聘產業發展指導員26人點對點的到村開展培訓服務。同時,通過“三聯”工作機制,建立人才臺賬,實現支部間人才共享,形成“鎮有技術員、村有指導員”的服務體系,舉辦各類培訓20余期,2000余名群眾提升了實用技能。
實施“招才引鳳”計劃,吹響建設家鄉“集結號”
歐輝平是鐵佛寺鎮銅錢村建檔立卡貧困戶,通過享受易地搬遷政策,搬到四合安置小區,雖然住進了新房,但收入來源成了問題。了解到歐輝平家的困難,集鎮社區黨支部書記上門服務,幫助歐輝平和妻子就業。
“感謝鄭安元書記給我們家的幫助,我要踏踏實實地工作,把日子越過越好。”歐輝平提到的鄭安元是原四合村黨支部副書記,36歲的他返鄉前長期在浙江從事餐飲管理工作,年收入在10萬元以上,是四合村為補充“三委”班子力量專門引進的返鄉能人。2019年7月30日,工作突出、能力強的鄭安元被任命為集鎮社區黨支部書記,經過選舉成功兼任居委會主任。在鄭安元的帶領下,鐵佛寺鎮社區順利完成了便民服務中心、日間照料中心等“八中心”建設,組建了社區各類管理和服務隊伍,為搬遷群眾“穩得住”作出了突出貢獻。
為了落實“招才引鳳”,該鎮按照發展領域、返鄉意向等建立在外創業人士信息庫,完善了鎮聯村領導對口聯系外出能人的“三個一”聯系機制,及時掌握全鎮人才動態,同時在每年春節前期組織召開務工能人返鄉創業座談會,動員能人返鄉任職和創業。在此次村“兩委”換屆工作中,該鎮順利實現轄區內平均每村1名大專學歷及以上進班子的目標,同步引進外出返鄉能人9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