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張永蘭)今年以來,漢陰縣把穩崗就業作為貧困群體脫貧增收的重要抓手,通過開展線上線下服務送崗位、“點對點”護送返崗務工、發展新社區工廠吸納就業,組建村級勞務扶貧公司推薦就業等系措施,穩步實現了有勞動力的貧困家庭戶至少一人就業的目標。
線上線下服務送崗位。在縣政務服務中心設立人力資源服務窗口,超前綢繆,收集來自全國各地有資質、誠信度高的用人企業180余家,提供崗位2.5萬余個;通過漢陰民情321在線、漢陰發布、漢陰人社微信公眾號等渠道發布招聘信息30余期;移動、聯通手機發送崗位信息80萬條;舉辦就業扶貧專場招聘會12場,印制崗位信息彩頁8萬份,將招聘會開到貧困戶家門口,把崗位信息送到群眾手中。
打通服務最后“一公里”。 由村“兩委”牽頭,動員外出務工能人或返鄉創業能人組建村級(社區)勞務扶貧公司,因人施策,“一對一”地提供就業幫扶服務。共組建村級勞務扶貧公司157家,與江蘇千里馬人力資源公司聯手建成人力資源超市1個,實現了村村勞務扶貧公司全覆蓋。通過勞務公司組織到新社區工廠、產業合作社、產業基地就近就地務工5000余人。
“點對點”護送返崗務工。 春節過后,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大量農民工滯留在家,縣委、縣政府果斷采取措施,政府派專車“點對點”護送返崗務工,共計組織35批次2337人,分赴浙江、江蘇、廣州等地返崗復工,從而撬動我縣勞務大軍有序復工復產。
發展新社區工廠吸納就業。針對疫情影響,及時制定《漢陰縣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間新社區工廠復工指導方案》,全力推進新社區工廠有序復工復產。印發《漢陰縣毛絨玩具文創基金使用管理辦法》,確定“1322”發展目標,進一步加大毛絨玩具新社區工廠扶持政策,全年新發展新社區工廠34家,其中毛絨玩具24家(含家庭作坊18家),就近就地吸納就業850人。
開發特設公崗安置就業。縣財政想方設法統籌整合涉農專項資金720萬元,開發就業扶貧特設公益性崗位1000個,同時積極騰退城鎮公益性崗位150個,全部用于安置建檔立卡“三無”人員就業。今年全縣累計通過就業扶貧公崗安置貧困勞動力上崗就業2419人。
據悉,截至11月底,全縣共有3.19萬名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實現轉移就業,其中離鄉外出轉移就業人數為2.36萬人,超過去年外出轉移就業人數0.3萬人,實現了有勞動力、有就業意愿的貧困家庭戶至少一人就業。